大约在8年前就听说过极简主义生活的区紀复的典范区紀复老师,听说过他简朴自然生活的实践和坚持,也通过网络上的介绍在自己的耕读园中尝试着实践简朴自然的生活。甚至筹划这去台湾花莲去参访、研习。也看到区老师在北京燕山学堂的共修营消息,只可惜与我们自己的耕读夏令营営期冲突,原以为就这样抱憾错过了与区老师共修的机会,不料,上天总是会眷爱这些有善念的人:区老师在去成都的途中有两天空挡,被西安农夫市集留下来要做分享沙龙,我立刻联系有关人员,强烈要求在启稚农园开办简朴生活共修营。与区老师一同生活体验。
如我所愿,共修营确定下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招募到近30个人一同参与,有成人,有不到十岁的儿童,大家充满期待:这位传说中的环保达人会带给大家怎样的体验?
20日晚上8点种,先期到来的一些孩子们因为都是从辅导班下课赶过来的没来得及吃饭,我简单准备了一些饭食,大家一起吃,这时候区老师以及爱人黄秀娟老师在农夫市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了,比预先确定的时间早到了,原因是一下高铁,区老师拒绝去城里吃饭,直接到了园子。第一面,感觉很好,76岁的老人,虽然清瘦,到腰板很直,潮汕口音,语速不急不缓,语态温和而坚定。于是,一点小菜,几个馒头一碗苞谷糁就是区老师的接风“宴”,就这些,依然受到区老师的好评。
晚上休息时,他把白天穿的搓搓揉揉洗洗就晾在外面,没有用任何洗涤剂,所以在几天的共修时间里他一直就穿着那件有些发白的蓝体恤,据说因为领口太小,自己用剪刀在前面剪了一刀,难怪觉着他的体恤款式看起来既不是圆领也不是V字领。一条毛巾,一根牙刷,简单的洗漱就早早休息了。
21日早上6点,区老师就起床了,和大家一同做着拍打操来到打麦场,面带微笑领着大家做迎日操,做拍打操,专注,投入,自如,享受,平和。
吃饭时老师给大家讲环保第一课要从餐桌开始,首先要餐前感恩,接下来给大家示范讲解“顿一顿”的道理:顿一顿,汤汁酱渍不会洒到桌上,少了摖洗的麻烦,也少了用水。那么我们的人生呢?是不是这需要慢一慢,顿一顿,甩掉一些无用甚至有害的东西,思考一些东西。减轻负累,减轻麻烦。
吃完饭,参加共修营的其他伙伴们纷纷到达,先参观了启稚农园坚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一些设施和用品,得到区老师的赞叹。看到孩子们在玩轮胎秋千,那个轮胎被铁链分成了三个区域,上面只有一个孩子很不平衡,区老师喊着:三个区域各站一个人,甚至于童心大发,健步如飞,脚踩轮胎,手抓铁索,上到了秋千上,那身手,那速度,年轻人未必赶得上。受到感染,我也踩上秋千,与区老师和孩子荡起了秋千。区老师并不是一个死板无趣的清教徒,而是一个充满热情和童心的性情中人。
在启稚诗林,看到孩子们书写在废旧铝扣板上的诗歌,很欣喜。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这些都是老师一贯身体力行的。还和我交流了上面的字迹会不会退掉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分享环节,区老师对他所创办的盐寮净土做了介绍,分享了怎样从衣食住行的每个具体的细节去做到简朴自然。也让来自西安咸阳等地的体验者见识和感受了区老师的简朴自然生活并不是清苦不堪,难以实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