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沉重的,思想更是沉重的。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话是我对鲁迅先生作品中最印象深刻的一句,我或许没怎么看过他的作品,但我却是读过他的许多句子,“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愿 中国 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一字字一句句,写出了“民国”,写满了“信念”,但即便读过那么多句子,我却是没能将他的话实践出来,即便再看多遍,我也依旧是那个容易被所谓吃人社会的“规矩”所束缚。
我很喜欢看民国的小说,从籍籍无名的人物到领导众人革命的先驱者,我有些隐隐羡慕这样的生活,即便我知道那是个吃人的年代,可我依旧羡慕。
我总期望做出某种有意义的事,但我仍旧在原地踏步,我胆小,我懦弱,我讨厌尝试,我害怕失败,我做不到民国革命者的一往直前,更做不到鲁迅先生所说了“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我向往革命者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该往哪去,可我只能原地踏步,在一个怪圈里不断循环,不断尝试不断放弃。
我想写民国的故事,想把鲁迅这样的人写到我的小说里,我想写他的句子,写民国美人,写军阀的霸道,写人民的苦难,但我写不出来,每当我提起笔写下几行字的时候,我就深深觉得自己不配,我觉得我写的不对,怎样都不对。
比起鲁迅这个笔名,我更喜欢先生改名后的名字,周树人,树立自己这个人,成为如树一般的人,我希望我也能树一般,肩负起自己的人生和梦想,一步步走下去。
我知道我这个人向来有个毛病,想到哪写到哪,文章毫无规则,东一句西一句,从不通顺,但我虽不想成为先生那样的人,却可以执行先生的话,“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只为我自己,即便写不出先生那样的文字,却希望自己能一直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