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第716天
一、今日诵读:
《习 主席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快身心积极疗法》(49一58);《超越死亡》(80一85页)。
二、今日力行:
做饭;与女儿电话聊天;读书,录音,分享;收拾东西来县城;下载、整理课件;修补衣服;拣菜。
三.今日感悟
今下午来到县城后,看到上次洗的秋裤晾干了,在收叠起来时,发现有几处破洞,就忍不住找出针线和一些棉布片,动手缝补起来。
手工修补,自然费时,然而修补衣物不比裁剪有一定的尺寸、比例,它需要顺势而为,也颇考验个人的设计、动手能力等,常见一些补衣店修的补丁会依破洞的形状选用一些适宜的精美图案,看上去也别出心裁,有种化腐朽神奇的美感!所以从这里看修补衣物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也算是一项技艺了。
其实说起来也奇怪,我一直并不会使用缝纫机做衣物,小时候见常妈妈用,后来妹妹也会使用,但我一直没学,当然也不会用(后来想学,也一直没机会)。所以结婚后,衣物破了只好自己动手补。渐渐地,我竟对修补衣物上了瘾,可能是沉醉于修补衣物时心灵的那份难得的专注宁静吧,每当看到就想坐下来动动手。尤其到假期和周日,我会把修补衣物当一种难得的休闲!有时我会想,古代女子喜欢做女工,除了为生活需要,那些大家闺秀也钟爱于此,是不是也与修身养性有关?爱人有时也笑话我:别再浪费时间了!依你的工资,修补的时间也够买一件新的了!他哪里知道,我修补物的目的不在于此。所以我依然乐此不疲。我的不少衣物都是穿了多年的,有件运动服,跟我儿子年龄差不多,有一二十年了吧,仍然经常穿。爱人也如此,我们甚至觉得旧衣物穿起来舒适,有种敝帚自珍的感觉。
想起上次回娘家,妈妈无意间说了一件事,让我大为吃惊。她说我们的日子太节俭了,对自己及孩子都是省吃俭用,让她都看不下去了!她说我儿子(上初中的前三个月因房子没装修好,所以暂)住小弟家时,有次她发现我儿子的袜子竟是补了一次又一次的,她都忍不住掉泪了,还拿出让别人看。弟媳也吃惊,便专门为外甥买了双新袜子。这件事令我很意外,没想到令我怡然自得的生活习惯,到了妈妈眼里竟成贫苦生活的标志了?妈妈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过苦日子,穿破旧衣物对她来说是无奈的被动选择,而在我则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我需要买便买,当我想物尽其用时,便选择不买,我的心灵是自由的。
古人说"俭以养德"。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物欲横流的时代,买新衣,扔旧衣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不必说城市,即使是农村,也常见村边或垃圾堆上有大堆的旧衣物,其实细看也并不破,有可能是过时了,或是变形了,或是掉色了,便被丟弃。过去往往是过新年才能穿的新衣,现在是想穿就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人们常抱怨现在过年没年味了,实质不就是在寻找幸福感吗?现在人们别说穿新衣了,很多人就连小车楼房都享受了,而人们的幸福感提升了吗?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享受到心灵的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