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容易认为,自己年纪大起来了,平时上班又那么累,回到家好好休息一下就好,至于学习,那是孩子的事。即便有时候出去听什么课,估计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孩子去听的,其实我之前也如此。比如觉得孩子问题很多,我们一家人跑到温州去参加欧爸的周末特训营,上父母课堂,甚至自己也尝试去给家长们上课;去听最强大脑的快速记忆,也是为了带孩子去听,让他学会些记忆的方法;还有快速阅读和思维导图,其实也不是现在才接触,但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至于自己,真的没有要求过。 只是听的课多了,好像孩子也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吸收那么多,当然我也愿意相信,每个孩子将知识内化的能力都不同,不能操之过急。
这次去听思维导图的课,最先开始,仍然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把信息发在家长群里,希望家长带孩子去听课,结果真有几个家长很热心,他们都去了,我当然也带上孩子前往。说实话,这三天的课能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儿子要去,学生也在坚持去,我要带他们,自己只能坚持到底。
听完课后,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学生和儿子都期末考试了,用思维导图来总结知识点,又快又省力,还思路清晰,背诵起来肯定容易得多。而且我还要求听过课的同学备课到班级里分享,看着他们也一脸为难的样子,我觉得我要以身作则,做出点东西来让他们看看,先有个方向,看个成品,也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了。
有道是知易行难!我先是把《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拿来做范本,才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根据目录,能找到思维导图的主干,至于二级三级分支需要做些概括总结,让相关的内容找到主题回家。第一次做出来之后,真的成就感爆棚了!传给老师看过,觉得我的线条不柔软,于是重新画,然后就有了比较成功的图了。
我把自己做的图传到公众号里,学生看到了,立刻有了兴趣,要到班级里分享的同学也就跟上来了。而且自己摸索用软件做出来了更漂亮的图片。
我把我和学生的作品拿给儿子看,希望他也能做个思维导图出来,儿子有点跃跃欲试,只是他需要我帮忙。他刚看完《夏洛的网》,这本书从目录是看不出一级二级分支的,都要自己去整理,我陪他整理了两个分支,余下的就没过问了,结果他真的做出来了第一幅作品,第二天又将它做成了电脑作品。
我知道学生们和孩子的作品不一定很好,可是我最想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思维方式,以后能运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学习和人生思路更清晰,他们还有长长的时间可以进步,不必一步到位啊!
如果这次我还是抱着陪孩子学习,只要他掌握了就行的思想,估计我不动,他们也懒得动,这次活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好在我动起来了,我有收获,他们也都有了收获,于是,学习就一举两得了!所以,不要借口为孩子学习,我们也应该学习,我们自己成长得更好,在孩子眼里是榜样,更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