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每个人都向钱看,都想着怎么赚钱,怎么做生意,怎么价值最大化。跟朋友聊天总是围绕着怎么把资源变成钱,怎么提升自我升职加薪。历史仿佛被丢到了故纸堆,无人问津,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历史总是可以知道点吧。对方的回复是,学了又怎么样,能改变我的现状吗,能让我的日子变好吗?能挣钱吗?我竟无言以对,从此再不敢涉及此类话题。
可我就是喜欢,没有原因,唯有热爱,高晓松,袁腾飞,易中天,王立群等人都视频反复听,也关注了很多历史博主,每次破解一个知识盲区都是开心的,无关乎金钱。在我的内心,历史人物都栩栩如生,我仿佛跟他们很亲近,好像相交多年。听的多了看的多了,也发现很多错误,尤其是头条上,很多人写的内容错的甚至离谱。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解读。我喜欢看这种不一样的注解,可以提升我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当然有些人是纯碎胡诌,为了卖文而随意码字,能自圆其说还好,有的简直离题万里。很多的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题目起的特别标新立异,角度刁钻,有的甚至有点猎奇或者低级。同样的内容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标题。比如民国才女萧红,有些文章不关心她作品的文学价值,总是拿她的私生活做噱头,博取流量,文章写的一点都不严肃。这个时代,为了流量大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很多事情无所谓褒贬,具体到每个个体各有各的无奈。时代的洪流下,每个人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逐利是本性,只要不犯法,不伤害别人,无可厚非。喜欢就多读,不喜欢就不读。我喜欢历史,我就我由着我的本心,多读多看,这份兴趣爱好不可能变现给我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因为热爱我还是会看,曾经发生的事情总能引起我的兴趣。朝代的兴亡变迁,人事的更迭浮沉,每个人面临的选择,有的人坚持信仰,有的人惜败于生活,每个个体生命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问题,都值得被尊敬铭记。
最近看小说《巨流河》提到,二战快结束时,飞机坠毁牺牲在河南的飞行员张大飞。东北人,他的父亲九一八事变后不满于日本人的统治起身反抗被日本人抓住后烧死在广场上,少年张大飞怀着国仇家恨流落到南京,被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救助后来报考飞行员,被录取后积极的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是著名的“飞虎队”的成员。就在二战胜利前昔的两个月,执行任务中在河南上空牺牲了。他的名字被刻在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历史与现实交汇了,我下次去南京一定要去找这位先烈的名字,他们的贡献不应该被遗忘。虽然我能做的不多,可是我总觉得喜欢历史不只是固执迂腐的表现,更是对我们文化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