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一个旅人的自画像
一
当新生儿在哭喊中吸入第一口空气,他便与子宫的保护永远地告别了。离开母体的婴儿渐渐学会分辨,他明白用手触碰到的是母亲,而非自己,这意味着婴儿独立意识的迸发——自己拥有一具独立的身体,并不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
婴儿的心灵从这里出发,人生是他的英雄之旅,他的精神会经历哪些阶段,不妨探索一番。
二
处于照料之中的幼儿,并不具备任何客观意识,他自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一切。他需要对“我”、“个人自我概念”建立很具体的认知,他需要了解自己的形状与边界,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地属于自己,什么是区别于主体的客体。
每具身体都是独立的,意味着每具身体都是分离的,分离的个体充满弱点,能够做到的事情那样有限,这让幼儿感到脆弱,在内心深处种下不安。于是他充满需要,用世界上安稳又充分的事物给他安全感。
在满足中,孩子渐渐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不断扩充对自己的定义。能够定义自己的,并不仅仅是能够保障自我的物质,还有带给自己价值感的天赋、才华、能力。这都是人类从生命早期开始不断探索的,属于自己的事物。
构成自己的事物、自己拥有的事物,让个体区别于这个世界。为了获得更深的确定感,人类重视自己这一生能够从这个世界中获得什么,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来构建自我的整体存在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有的人渴望获得更多物质,有的人需要证明能力。
人类由此产生更多需求与渴望,运用自己的天赋去满足它们。人的渴望,具有一种趋力。“我们渴望、重视、欣赏的事物,绝大部分会受到自我的吸引,进入生命”。人们朝着特定的方向努力,特定的方向便会给出回应。
但是,当人们通过从外在的收获构建认同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外界获得的绝大部分事物,都是相对的,它们会随着条件改变或消逝,将人们丢弃于新生儿般的不安确定感之中,重新去构建自己的存在感。
要获得稳固而又持久的安全感,请停止向外索取,去内在寻找自我认同,它永远不会欺骗人。荣格说过,“唯有那些我们自认可以依靠的事物,不再得以依靠时,才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依靠。”
三
当孩童察觉到了自己的形状与边界,他的注意力便开始扩散,他需要了解周边事物,与自己界线外的事物产生互动,探索其背后的意涵。孩童观察自己所在的环境,并且产生了各种互动体验,逐渐有了自己对周遭的看法。
在早期学习经历中,孩童吸收来自外界的资讯,那些资讯大多琐碎,通过个体的处理,最终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事实,正是这些事实赋予生命秩序和意义。除了观察具体事物,抽象能力也在发展,将自己的心智通过语言释放出来。
心智的开发赋予人类作为媒介的能力,将自己获取获取的信息连起来,沟通不同领域、不同门派的知识。于是人了解到,人生有不同的形式,人会无意识地赋予自己的思维一种特定的形式,所谓“形式”,即自己理解一切的因果脉络。
拥有属于自己看待事物的因果脉络,如同拥有一个有色滤镜,使我们看待任何一件事,都是有色的,并且是专属于自己的颜色。如此一来,通过这个独特的因果脉络,人们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我们在遇见事物时,倾向于“看到蛇还是绳子”。
这个“有色滤镜”,会影响我们与事物、他人的关系。人类会因为自己的态度,将自身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使得我们自身隐藏起来的部分,被他人“呈现”出来,甚至影响到他人对自己行为上的回馈。
人类早期与父母、兄弟姐妹的相处,会受到自己“有色滤镜”影响,不完全是外界对自己的单纯作用。这些相处的模式、回馈的交互,被个体反复地练习,在孩童成长的过程中,同一模型会重复出现在其它关系中,比如丈夫、妻子、同僚、上司、朋友。
个体理解事物的因果脉络会随着成长变得越来越坚固,且深深被埋在心底,而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带着有色滤镜去看世界的,这导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偏见是人类不愿意承认的能量,只有主动去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才可以在自己形成的人生构架中展现出更多的创造力。
四
孩童的成长为大人的过程充满着思维的爆炸,时时专注于自己观察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人类几乎被外在事物占满,几乎忘掉了“我”才是那个正在观察、感受、行动的个体。聪明的人明白,要重新我审视“我”这个主体。
人类要在体验事件的过程中,适时暂停前进的步伐,将目光聚焦在内心深处。对比理解:何为个体?“我”并非是过去理解的“一切”,“我”作为人,仅仅是寄居在某一个躯壳之内,具有自己特定的思考方式,拥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作为依托。
毫无止境地追随着外部事件,是存在着危险的,事件变化无穷,当它牵着人的鼻子,也许会将人带入迷失之境。从外部事件中抽离出来,与“自我”连结,是一个深沉的行为,它精微地将事件深化为经验。
通过经验转化,人类才可以将外在朝着自我的中心巩固,将其变成一种稳定的个人特质,如同经营心灵的基地,我们在这个基地之上充分经历人生,深邃地理解个体作为行事的主体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事者做出行为的内在逻辑。
“灵魂是让生命产生意义的未知部分”。主体和事件之间存在着一个反省的时刻,分辨出这个中间地带的存在,即为灵魂的锻炼。人类必须要在灵魂的历练中,从内在去肯定自己的价值,充实自己的想法、感觉、认知、行动。
深入探讨个体的内在,个体会发现自己从家庭、家族、族群带来的特质,或者说精神性家庭传统,这是自我的根源所在,每个个体内部都储存着一段代码:“内心深处对历史积累和种族演化的观感”,这都被接纳在自我之中。
由过去延伸至现在、稳定的个人特质使个体习惯性地用特定方式诠释环境,并形成对自己、对外在的具体态度。若是无法完成心灵的整合,当生命进入尾声时,内心深处的声音会被揭示出来,那时才会发现,未完成的整合,会带来怎样的阴影。
五
当个体拥有独特的自我,请给他机会陶醉于其中,让独一无二的自我愉悦地蔓延。人类的灵魂中深埋着一种天生的渴望,希望自己的独特性被他人认同。这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通过独特价值去征服、去迷惑,以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除此以外,人的内心充满能量和创造欲,并且愿意真诚地挥洒出来:艺术创作、运动休闲、体育竞技。无论是一马当先的快感,还是心无旁骛的喜悦,都是个体独特性的抒发途径,自我的价值感在竞争中扩张。
个体在娱乐与消遣中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在投机中小试自己的机智,尝试与命运抗衡,在恋爱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感,认识自己的力量与价值。这些都是使得生命恢复生气的活动,透过活动感受到个体全然投入某一件事的乐趣,唤醒生命的能量。
六
自我的创造力需要精细的技巧表现出来,个体需要劳作。在这一阶段,人类致力于恰如其分地变成自己该有的模样——“我们最真实的使命就是做自己”。为了达成自我“本质的完美境界”,人类开始为自己建立更加清楚的自我定义。
如何运用能力、创造力,首先要认清现实中众生的限制与实相。个体面对的现实包括“界线内”和“界线外”两个层面,即内在的理智情感、外在世界的形式,把握好界线内外事物之间的关系,区分二者,并将二者连结起来。
清晰地定义个体面对的现实,根据定义制定自己的人生蓝图,谨守蓝图,茁壮自我,方可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我们必须生存在界线内,应对世俗现实的日常生活所需。如实做自己,对自我进行精微的改进,才能打造独一无二的自己。
个体给自己制定紧凑的计划表,这是对自己生活的精细管理与规划,凡事做于精、做于细,在工作或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并根据自我的需要调整。如果个体完成的工作可以证明独特的自我,那么定会感觉良好,反之便会遭遇挫折。同时,过度工作有害健康,过度清闲使人无精打采,是劳作赋予个体目标与价值感,且与健康息息相关。
健康的人体内、健全的社会中,每个零件都必须自我确立,恰如其分地做自己,同时与其它零件和谐相处。人类主要将自己的身、心、灵形成和谐的共识,和谐的感受会影响身体状态,相反,身体状态也会影响思考与感受,关注自身,让身心达到完美的统一。
“技巧是想象力的解放”,我们升华了自己,让自己趋于完美,于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好的“管道”,去成为命中注定的自己,这时我们与他人的区别,已经明显地摆在我们眼前了。接着,个体要与他人产生连结,使自己真正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