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逛超市,竟意外地遇到她,一个人蹲在地上,翻看着书籍。于是就想写写她,也写写自己。
小区里有一些出租户,租户在这里打工,也不愿让孩子留守在家里,故有很多家庭都把孩子带来了,就读于附近学校或蓝天民工子弟学校。她就是其中一个孩子。
这个女孩子一直吸引我注意,她个子高高,精瘦,黝黑,邋遢,发型奇怪,总爱扎着冲天发束。我总疑心,这女孩很像小时候的我,很多长辈对我的评价就如这个女孩。而自己对自己的印象是很模糊的,小时候家里穷,直到六年级时才有了人生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孩并不是平常的我,因为那是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春游前往善卷洞,所以将家里最红最大的绸花歪戴在头上,穿上了自认为最好最漂亮的衣服,将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出行的。所以那也真算得上是精心装扮的艺术照了,而非生活中的我。
这女孩喜欢独来独往,在小区里买早饭,扔垃圾,大多时候是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偶尔打量身边走过的人,表情漠然。这似乎也是小时候的那个我,在家里呆不住,总爱从村西走到村东,有时候为了找小伙伴,但大多时候,也只是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随手扯一根狗尾巴草甩两下,脑袋里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我也感觉她也总打量我,彼此偶尔目光接触,也是刹那收回。
女儿经常问我:妈妈你小时候长什么样?我总无法用言语形容,最近看到这女孩时,我真想跟女儿说:小时候的妈妈跟这个姐姐很像。但我又不好意思启齿,感觉如此形象也太寒碜了些。这也许就是生活贫瘠所带来的自卑。在那个女孩躲闪我的目光,我似乎又读到了当年的我的自卑。记得小时候母亲有一段时间推着手拉车买水果来维持生计。暑假里总要为母亲搭把手,于是随母亲到县城卖西瓜。母亲边吆喝边忙乎挑选称重的活,而我也只是帮助看着一点推推车的小活。唯一忙活的是那一双眼睛,偷偷得瞥向城里的女孩,艳羡她们的红皮鞋、白纱裙。若有大人带着孩子来买西瓜,我总将头埋得低低的,低到尘埃里。我知道我与那些女孩之间有一道河,我以为自己只能隔岸相望,不可能逾越。但有时心里也有小小的倔傲:说不定她的学习成绩还没我好呢!
我们这一代人,还是享受到社会改革带来的生活的富裕,还是享受到了读书的幸福。读书让我跳出了农民,也让我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了自己还算满意的生活。
女孩租住的房屋就在我家对面,那个没有空调的房间,有时她会和弟弟站在窗前向我们家张望。我家没有高档的装修和家具,但一间满是用书籍围成的书房完全敞开着,且大部分能望到书房的时间,都是我和女儿对坐在书桌前各看各的书,各干各的活。有时候姐弟俩在窗前能看很久,我不知道他们眼里是否有艳羡之意,若有,艳羡的是锃亮的地板?还是空调的清凉?还是满屋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