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老泰山,即是我的岳父大人。老人家是1925年生人,99周岁生日已过了两个多月,今年的中秋节,也就是今天,是他的第一百个中秋节。因为他年事已高,这些年每逢这样的重要节日,我们夫妻都是要到他身边陪他过的,何况这次更不一般。
大黑早我就起来了,先把早餐准备好,把昨晚换的衣服洗好。因为这阵子女儿和5个月大的外孙在家,这些事在我的责任范围之内,推脱不了。为了让女儿休息好,老伴大部分时间是把小宝宝捧在手上的,小宝宝也醒得早。有小宝宝在,原本老伴哪儿都去不得的,但今天特殊,一切都得让路,陪老人家摆在第一,不管女儿自己在家行不行。话虽如此说,尽管女儿女婿今天都放假在家,我们还是帮助准备了一阵子,一直到十点才出门。
通常我们夫妻总是和内妹内妹夫一道去,这次连襟不在家,就我们三个人,我开车。老岳父去年从我家住了九个月后就住在乡下孩子她舅家了,点对点的距离36公里,不远,但今天路上车子多,有点堵,11点多才到。好在老伴路上给她哥打了电话,有所准备,也就不着急。
车子未到门口,她舅们早就在等候了,还有她大姨大姨夫都到了。打过招呼,拿下行李,把车子停好后,我们就先看老泰山。老人家躺在床上,吉祥卧,闭着眼睛。由于他耳背,只有近身摸着他的手与他打招呼,他看到我们来了,也只微微一笑,显得毫无气力。老伴发现他右脚和左手腕有点浮肿,也不知其所以然。四年前他还是耳聪目明的,迎来送往,礼貌周全,如今却懒与人交流,望着他瘦骨嶙峋的龙钟老态,不禁让人一阵酸楚。
吃饭时,我们把老人家扶起来,搀到厨房餐厅。老人家的背挺直,一点都不弓背,眼睛也还好。餐桌上已摆满了菜,全是家乡的特色:肉烧山粉圆、红烧鱼、红烧猪蹄等等,我从北京买的全聚德烤鸭就没法上了。这个季节本来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什么疏菜,加上连续高温干旱,桌上疏菜只有硬豇豆和丝瓜,其他就是荤菜了。看到满桌子的菜,就知道是内侄媳妇帮助内嫂张罗的。
今天中午的人不多,一共只有9个人,其他人或打工或工作在外没回来,若都回来两桌子坐不下,五世同堂。她舅舅妈、大姨大姨夫都是八十岁的人了,今天在老人瑞面前还是孩子。老人主动要了三杯酒,吃了喜欢吃的山粉圓子和猪蹄,也不说话,然后就回房休息了。往常他还扑在桌上用便笺纸写几句应景的顺口溜,这次并未动笔。这次看起来身体明显差多了。本来我每次来都要用文字与他聊几句,但此时也不敢打扰了。
以老泰山今天的样子,他老人家今晚一定没有精气神赏月的,再加上小宝宝在家,我们中午与大家稍作交流和休息就回家了。内妹她小姨留下,这是她多次留下来照顾老人了,她和我老伴一直以来都做得很好。我想我也会来照顾这个老人的。
昨晚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可今天出了大太阳,依旧高温30多度。此时已是子夜 ,圆月高挂,就老泰山第一百个中秋节作一首七绝,以结束此文:
称羡人生百度秋,同堂五世自风流;无声有色谁言我?月满于心照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