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减退,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互联网的未来走向。而这个疑问或许在科技大佬的头脑当中很早便开始出现,早在几年前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而前段时间马化腾又提出了未来的互联网到底要向何处去的疑问。那么,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开始减退的时候,未来的互联网到底要向何处去呢?
或许这个问题在每一个参与互联网的人头脑当中都曾经出现过,尽管人们无法明确表达未来互联网的具体走向,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互联网一定是一个对产业再度重塑和赋能的过程。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所做的仅仅只是用户习惯的改变,并未真正改变行业本身。因此,互联网的发展新阶段一定在如何借助新技术对原有产业进行深度改变的方向上。
对标新零售,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的发展模式就在于S2b的发展模式上,而这个b就是我们所说的B端用户。其实,我们看现在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其实已经开始布局B端的行业用户,并且成立了相关的部门。此前进行的腾讯组织架构的调整就是将云端赋能和服务独立成了一个全新的部门,以此来布局未来服务B端用户的能力。相对于腾讯,阿里则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在阿里云上的布局,并且构建了基于阿里云的生态体系。百度同样如此,通过ABC的赋能平台,开始给B端用户进行更多维、更全面的赋能。
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在从以用户为导向的移动互联网转移到了以行业为导向的产业互联网。站在互联网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来思考如何对B端用户更加有效的赋能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能够避免产业互联网少走一些弯路,真正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加有效的赋能。
移动互联网转型产业互联网成为必然,新的变革已经开始
很多人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看做是互联网时代的终结,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仅仅改变了C端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并且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平台的出现。反观B端用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行业本身受互联网的影响较小,一些行业内部的顽疾,并未被互联网技术深度改变。所谓的互联网技术仅仅只是改变了行业获取C端用户的途径和渠道而已,并未真正改变行业本身。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断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并不能代表互联网时代的结束,它只能表示对C端用户的改造已经结束,而B端行业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产业互联网的重点并非在于互联网,更多的是新技术对产业的改造。很多人会将产业互联网简单地看做是互联网影响行业的开始,其实不然,产业互联网的重点并非在互联网本身,更多的代表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和AI智能对于产业的深度改变上。对标到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不难看出,他们对于产业的改变并不仅仅局限在互联网本身,更多地表现在新技术的布局上。互联网仅仅只是吹响了产业改造的号角而已,更多的改变将会发生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上。
之所以将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时代称作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B端行业改造的方式,并且能够将互联网在改造C端用户时所积累的模式应用在B端行业上。由此可见,产业互联网的重点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在于以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上。
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未来谁能够找到新技术与行业的结合点,谁能够借助新技术的手段来破解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破解的痛点和难题,谁就能够把握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风口。无论是当下出现的新零售、新金融,还是新消费、新中产,其实在这些外部的概念背后都代表着人们借助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重塑的影子。只有借助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改造,才能让产业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能够给行业带来本质改变的存在。
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背后带来的消费升级需要用相匹配的产业来满足。我们都知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将人们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当用户的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之后,如果还用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来提供给新生代的用户,势必会出现用户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如果用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来实现产业的升级,从而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
以电商为例,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通过电商购物主要需求是买得到商品,方便、快捷、低价是人们的主要需求;进入到新消费时代后,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过电商买得到商品,而是开始追求买得到高品质且低价的商品。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互联网的模式来给用户提供商品的话,势必会出现供给与需求难以匹配的情况。
于是,电商便开始进化成为新零售。传统互联网时代所建构的人货场必须通过重新建构才能达成这种目标。因为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逻辑来给消费升级下的用户提供满意的商品,如果B端用户的商品生产方式、配送方式不进行优化的话,这些B端用户生产成本势必会进一步增大。因此,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是消费升级时代到来的必然,并非是上游产业自发的行为。
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它仅仅只能破解行业外部的用户来源问题,无法真正解决行业本身的痛点。互联网的最大作用就是改变人与人、人与产品之间的沟通问题,从而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我们看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社交工具、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其实都是通过去除人与产品之间的沟通环节来实现行业效率的提升。这便是互联网的特征。它仅仅只能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提升行业效率,而无法给行业内在元素的改变带来驱动力。
当行业的发展用互联网技术、模式和手段无法解决的时候,人们便开始用新的技术、模式和手段来改变行业本身。产业互联网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通过能够与产业内在的元素进行深度融合的技术来给行业的发展深度赋能,从而改变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创新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真正将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互联网技术仅仅只是去中间化,而没有改变行业本身的做法让移动互联网进化成为产业互联网成为必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是一个寻找新的行业驱动力的过程,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其实都是从行业内部着手来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随着新技术不断与传统行业产生联系,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也将会从传统机器转变成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这个逻辑上来看,移动互联网进化成为产业互联网同样是一种必然,只有这样,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无法破解的痛点和难题,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了解决的可能性。
无论是从用户层面还是从产业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进化成为产业互联网都是一种必然。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当下正在进行的云端服务以及新生商业模式的布局,其实都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终极表现而已,未来随着新技术发展的逐步成熟,产业互联网在驱动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将会日趋明显,从而将会把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巨头纷纷入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决胜点在哪?
或许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方兴未艾,或许是B端用户所蕴藏着的强大的需求,或许是产业互联网本身强大的市场潜力,我们看到很多的科技巨头都开始布局产业互联网。虽然他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叫法不尽相同,但是从大方向上来看,他们都在试图通过新技术的力量来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从而为自身发展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产业互联网,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决胜点到底在哪呢?
赋能能力决定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从表面上来看,科技巨头的赋能能力与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规模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科技巨头能够给行业进行快速、有效地赋能,并且能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快速、明显的改善的话,那么他们将会有可能服务更多的B端用户,而且容易俘获更多B端用户的心。从这个逻辑上来看,科技巨头的赋能能力直接决定着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
除了赋能的效率之外,赋能能力还表现在科技巨头能够服务的B端用户的数量。这其实与当下的C端市场有类似的地方,我们看到决定当下移动互联网市场地位的就是互联网巨头能够服务C端用户的数量。如果科技巨头能够为足够多的B端用户进行深度赋能,那么它在产业互联网当中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必然会非常高,从而将会确立自身在产业互联网当中的地位。
除了效率和数量之外,赋能的质量同样能够为产业互联网的入局者不断获取更多的用户。比如,同样是在提供一种赋能的服务,睡能够在提供赋能服务的时候,质量更高,服务更完善,无疑谁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用户,从而进一步确立自身在市场当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赋能的能力同样将会决定未来在产业互联网市场当中的规模。
赋能深度决定产业互联网的成败。如果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按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模式为行业进行赋能的话,势必无法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本质的影响,仅仅只是会为行业输送过来已经消费升级的用户而已,当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用户便会选择用脚投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赋能便会失败。因此,尽管诸多巨头都在开始入局产业互联网,但是谁能够足够深度地介入到行业发展过程当中,谁就能够更好地改变行业,谁就能够真正实现赋能的成功。
另外,赋能的深度也考验产业互联网的入局者们下沉到行业内部的水平和能力。由于产业互联网更加关注行业内在的改变以及行业驱动力的改变,因此只有那些下沉到行业最底层的产业互联网的参与者们才能够知道行业发展真正需要的能力,并且能够更加真切地了解行业真正需要的东西。通过对行业需求更加清晰的了解,再从行业最根本的角度来着手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度赋能,才能保证产业互联网赋能的最终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在科技巨头们都在加注产业互联网,但是从赋能的深度上来看,他们距离行业最底层、最本质的流程和环节还非常远,因此,这也就暗示了当前的赋能方式并非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终点,未来随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认识的逐步加深,还将会有产业互联网的二度进化,正如互联网时代经历了从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进化一样。
赋能的有效性决定产业互联网是否与移动互联网有本质区别。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将会有诸多新技术出现,并且将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深度影响。但是,如果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赋能者无法给B端用户进行有效赋能,那么产业互联网或许将会与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太多区别。
从这个逻辑来看,科技巨头们如何借助新技术给行业的发展带来真正的推动和影响将会关系到产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是否存在本质区别。虽然产业互联网时代有很多的技术,有很多的应用,但是如果这些技术和应用无法给行业发展带来有效改变的话,那么产业互联网赋能将会化为泡影,最终将会无法改变行业本身的痛点。
无论是从马云提出的“新零售”还是从马化腾在知乎上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灵魂拷问”,我们都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将会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但是想要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风口却并非易事,未来只有真正抛弃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真正用技术来改变行业,才能让产业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真正能够给行业发展带来本质改变的存在。
o.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