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语文老师临时请病假,我代了两节语文课,讲民族。按照PPT,孩子们会从图片上了解:蒙古族、回族、傣族等多个民族人们的穿着服饰、重大节日或风俗等等。虽然图片很逼真,但毕竟离孩子们太遥远,我观察到他们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正好我们班有个乌克兰孩子,我就从他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白皮肤黄头发开始,介绍不同民族的人会有不同的外貌特征、传统服饰和美食。
我打开电子白板浏览器,分别搜索乌克兰和汉族服饰图片,我自己都被乌克兰美女惊艳到了;孩子们则对汉服更有感觉,因为他们说在马路上、公园里和电视上见过穿这种衣服的人。
我又搜索乌克兰美食,请这孩子帮我们介绍他最爱的美食,没想到这孩子说得我们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接下来另一个小姑娘告诉我,她和她妈妈是朝鲜族,我们又请她上台给我们介绍朝鲜族美食,发现这孩子只钟情于辣白菜。
其他几名汉族小孩坐不住了,纷纷举手也要上台做"小老师",跟我讲:老师,我老家是北京的、东北的、上海的。然后我也请他们轮流上台介绍各自喜爱的家乡菜。不出去我所料,北京烤鸭、东北锅包肉、上海小笼包纷纷上榜。
下课前我发现我们的上课内容严重跑题,赶紧跟孩子们圆回来说:以前不同的民族都生活在自己的老家,我们叫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家互不了解。现在全世界不同的民族都可以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比如上海,我们可以相互了解、学习和交朋友,就像我们班级一样,是不是很棒啊?
孩子们还沉浸在当小老师的兴奋中,我看到孩子们当小老师时给同学奖励的"星星榜",发现他们的风格跟我一样,给得大方和基本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