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与父亲一起共同生活,爷俩个居住在老父亲名下承租的一处公房。老父亲去世后,老张作为共同居住人继续承租居住在这套住房。
老张有个独生女嫁人后与自己老公一家人过日子。
二十年前,老张与老李再婚了,两人感情很好,相互帮衬着过日子。
五年前,老张承租的住房拆迁了,他的媳妇老李没有城镇户口,老张作为被安置人与征拆单位签订合同得到了一套住房。好景不长,没等到安置房下来老张患急症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去世了。
老张去世不久,老李与老张的独生女小张,为老张房产的继承打起了官司。
“来,看看这个案子,预测一下最终的判决结果,这也算是留给你的作业。”调解员老陈把老张案子的卷宗交给助理小姚。
“很简单吧,不就是一个法定继承案子吗。”小姚随口说了一句,接着翻开卷宗看了起来。案件审理笔录中,记载了双方对于案涉房屋性质的看法。
老李:我是老张的结发之妻,老张的房屋拆迁之前,我与他共同生活一起承租房屋。房屋拆迁时,虽然只有老张一人是拆迁安置人,但我是与他实际共同居住的人。因此,拆迁安置房是老张与我的财产。所以,不是老张的遗产。这个拆迁安置房产应当全部归我所有。
小张:拆迁安置房是老张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留下来的财产。这是祖业产,是老张个人的婚前财产,因此,应当由我全部继承。
庭审中,老李、小张在各自律师的支持下,围绕着提出的核心观点展开发表了意见与看法。
“看来,双方的律师也是拼了,都否认老张的拆迁安置房不是遗产。而且,双方还都主张享有100%的产权,这也是没谁了。”小姚边看边嘀咕。“不过,怎么都觉得双方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啊。”
小姚上网查阅相关判例,有关案例分析文章,逐渐搞明白了老张拆迁安置房产继承中的问题。
“老同志,要不要检查一下我完成的作业?”这天,小姚满怀信心调侃地看向老陈。
“好啊,先说一下你分析的老张房产继承份额的比例。”老陈刚调解成功一起纠纷,心情不错。
“老张拆迁安置房产继承的比例如下:老张之妻老李享有75%的份额,老张之女小张享有25%的份额。”小姚朗声答到。
“Ok!非常好!”老陈高兴地说。“说说具体理由。”
小姚听罢信心满满有条不紊的讲了起来。
老张留下来的房产以前是承租的公房,尽管曾经是老父亲的承租房,但是在老父亲去世后,因与老父亲共同生活居住,所以,自然的获得了该房屋承租人的身份。
老张与老李结婚了,这套房屋成了两人共同居住的房屋。
这套房屋拆迁时,按照当时的政策,老张因承租人的身份享有优先购买权,以极其优惠的价格买得曾经承租的房屋。之后,以拆迁安置人的身份获得了现有安置房的所有权。
“这个时间节点,老张从房屋承租人转变成为承租房屋的所有人,这是认定案涉房屋性质的关键。”小姚认真地说。“老张先租后买的行为,使得安置房成为老张与其妻老李的夫妻共同财产。”
老陈边听边满意的不住点头。
“按照民法典婚姻、继承方面的规定,老张名下的安置房首先应当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出来,其中的50%为老李的财产。剩下的50%是老张的遗产由老李、小张均等份额继承。所以,案涉房屋老李应享有75%,小张享有25%。”
“好,非常好!”老陈忍不住夸奖,“分析到位、准确。本案最终的判决结果,与你的预测完全一致。”
“真的啊,太好了。”小姚长舒了一口气开心的说。“不过,我总觉得怪怪的,为什么双方的律师都认为各自都应当享有100%的产权呐,难道他们就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判决结果吗?”
“怎么会,其实,这个案子很简单,类似的判例多了去了。”老陈不以为然,“我看,律师之所以持有这样的观点,恐怕并不完全出于专业方面的分析,而是有着其他的考虑。”
“其他方面的考虑?”小姚很好奇。
“对!我敢说,尽管双方律师已经料定二审不可能改变这个案子的判决结果,但他们一定还要继续打二审。当然,这个案子的二审结果肯定是维持一审的判决。”老陈信誓旦旦的说。
“怎么,这里边还有什么?”小姚刨根问底。
“天机不可……呵呵。”老陈高深莫测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