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人来说,读费老的《乡土中国》倍感亲切,对所谓的“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生长在“熟人社会”的一个北方村庄,父亲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着“拖泥带水”讨生活的日子。在这个熟悉的村子里,从小便体会了费老文中的“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整个村子都是认识的人,从记事起就知道与生俱来的规矩,家里的大门不需要上锁,白天你来我往,相互窜门是常态。小孩子都是一群一群的在村子里玩,若在谁家玩的到了饭点,便会被邀请吃饭,父母也不必担心。现在生活在“陌生人社会”的城市,奉行的是完全不同的规则。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我可以随意切换不同社会的模式。最能体会两种社会不同之处的莫过于我的公婆,公婆去年从地道的熟人社会的小村庄来到城市。先生老家的村子更能诠释熟人社会。先生家爷爷奶奶一代兄弟姐妹众多,村子里大半都是亲戚,自家人不必说,姨奶奶姨夫爷们,舅爷舅奶奶们,叔叔婶婶姑姑们,到现在我还没认全。堂哥堂嫂是村里有权威的一对夫妻,有想法,有干劲,又肯吃苦,二人开了一家卖店,品类齐全,干净利索,收拾的井井有条,堂嫂还会理发,洗剪吹烫染,一应俱全。这里是村子的中心,是村里人每天必去的地方,这里有家长里短,有种地经验,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冬天打打麻将,夏天跳跳广场舞,扭扭大秧歌,每天笑语欢声不断。公婆是每天必到的,据婆婆说公公每天早上起来就要去卖店转一圈,大抵是想看看今天发生了哪些新鲜事。然而他们来到城市,奉行着原来的习惯,便觉得极不适应。对于邻里,他们接受不了对门都不来往的状态,他们热情的跟小区里的爷爷奶奶聊天套近乎,邀请人家来家里做客,人家不来,想去人家家里窜窜门,遭到拒绝;对于纠纷,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三五十元的小事就要打110报警,在他们的意识里大事才有必要经官,类似的观念冲突还有很多,但既然决定在这个环境生活,也只能入“乡”随“俗”修身克己了。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变迁中的一代而已。小时候的乡村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安然从容,岁月静好。现在虽然生活在法治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讲,更秩序,更公平,更可以保障权利,却感到冷漠和孤寂。不知道我所生活的乡村会变迁成什么样,希望那种爱与信任的精华不要丢掉,希望在变迁中,留住那可贵的“乡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