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同人说起书稿终校终审的事,不禁想起前几年《思想者说·两种境界》一书看最后一遍样时的一段经历。
当时,书稿已经看了两遍,印前编辑部领导要我再看最后一遍。既然是最后一遍,想当然地认为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了,但凭以往的经验,感到越是最后越不敢马虎,不沉下心来仔细读校,一些问题就很有可能“漏网”。如在该书稿一篇文章中,发现一句鲁迅说的话很别扭:“……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毒且小系,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因为没有想到鲁迅的引文会出问题,前两遍都没怎么在意,这一遍,却对其中的“毒且小系”产生了疑问,看了良久,起初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恍然:原来这是一个字啊,是“纛”字!显然原编者是用五笔字型之类的拆解法打的字,把好端端的一个字硬是生生地拆解为四个字。这个发现立刻令我释然,同时惊出一身冷汗:要是这样印出来,还不贻笑大方!
看来,这审校除了扎实的知识面,还得真正沉下心来,才能看出问题来。在同一部书稿中还有一篇文章,里面有两处“破啼为笑”,起先望文生义,顺手改“啼”为“渧”,改完后也是觉得别扭,仔细一想,不禁笑话起自己来。
有时,在审校与历史有关的书稿时,由于手头资料欠缺,往往对作者引用其他人文章的一些说法无法辨别,以致一些错误的说法以讹传讹。如在《青岛优秀建筑志》一书中,其中提到“胶澳税务司阿里文住宅旧址”这座建筑,里面有一段阿里文本人起草并立于该建筑前的碑文,其碑文在我以往看到的几部书稿和文章中引用时,均被写作:"光绪贰拾伍年阳月造。陡坡高岗,频临南海。筑室于此,宜其遐福。……”,其中的“陡坡高岗,”一直感到很费解,原先以为是自己学识浅薄所致。但是,《青岛优秀建筑志》这篇文章后面的插图使我有了新发现,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正是该碑碑文,上面那四个字在碑文中清楚地写作“陟彼高冈”,这样一来,就与原来的那些引文的意思大不相同了,原来好像是说该建筑的位置是在“陡坡高岗”上,而碑文揭示的本义却应当是“登上那山冈”,“陟”即登高的意思。虽然有此发现,但我不敢肯定以后的引用者会不会继续沿用原先错误的用法,因为纠正历史差错是需要时间的。比如,青岛德占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海因里希王子以及与此人有关的道路名称、酒店名称,应当写作“海因里希王子大街”“海因里希王子饭店”,但却一直被写作“亨利王子大街”“亨利王子饭店”,近百年的书籍、报刊上都是这样写的,至于为什么不能这样写,本人博客有另外文章(《德国占领时期青岛部分街道名称》,见下文)。想想也难怪,历史名词有一种相当长的惯性。有时乘坐公交车,在行至“青岛路”站时,仍有不少老青岛将其称作“市革委”。
但是,作为编辑,要能够发现以讹传讹的差错,不使谬误继续谬误下去。这是编辑的职责。
写于 2015-10-15 08:59
[附]德国占领时期青岛部分街道名称
广西路 海因里希王子路(通译亨利王子路)[注]
兰山路 霍恩措伦街
肥城路 不来梅街
湖南路 伊伦娜街
安徽路 阿尔贝特街
曲阜路 柏林街
福山路 克里斯特街
栖霞路 阿尔贝特王子街
太平路 威廉皇帝海岸
南海路 维多利亚海岸
蒙阴路 慕尼黑街
浙江路 芦伊特波尔德街
中山路 斐迭里街,弗里德里希街
沂水路 迪特里希街
江苏路 俾斯麦街
青岛路 威廉街
登州路 米勒上尉街
湖北路 太子街
[注] 根据德语翻译的介绍,德文Prinz Heinrich翻译成中文应为“海因里希王子”而非“亨利王子”,德文中没有“亨利”这一姓氏。青岛曾经有过的以“亨利”命名的地方,如“亨利王子大饭店”“亨利王子街”相应地均应翻译为“海因里希王子大饭店”、“海因里希王子街”。因为占领青岛的毕竟是德国而非英国。当时英国和英文在青岛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然,“海因里希”和“亨利”还是有联系的,实际上是一个姓氏。“亨利”一词在欧洲各国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翻译成中文还是有区别:德语 Heinrich(海因里希)、英语 Henry(亨利)、法语Henri(亨利)、意大利语 Enrico(恩里科)、西班牙语 Enrique(恩里克)、葡萄牙语 Henrique(恩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