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邓家老太,从自身多年的革命经验出发,结合实际,着眼细节,非常中肯、合理地帮助J副省长和商务厅王滔,分析了曾明突然被匿名信举报,而配合调查的突发情况……
听了邓家老太的详尽分析后,J副省长和王滔除了佩服之外,还是佩服,尤其是王滔怎么也没有想到,邓家老太对曾明的种种分析远远胜过自己……
中午的便餐是惬意的,收获也是满满,这让J副省长和王滔心里踏实了不少。
望着J副省长和王滔离去的背影,邓家老太对正在收拾餐桌的邓涛说:老大,你呆会儿再收拾,为娘的有几句对你说……
邓涛一听,放下手里的抹布,赶紧坐在母亲身边说:母亲,你说……
老大,小吉的父亲跟你逝去的父亲是生死战友,小吉的成长,也是沾了些许父辈的荣光,更多的是得益于,南粤省享受到的国家改革开放红利。
因此十几年里,他才能逐步发展,才能因对外开放成绩卓越,而被上面调他到蓉城市主抓对外经济。
小吉的父亲用意很明确,就是想让小吉在新的环境里得到锤炼,但又担心在很陌生的环境里受到制约,于是便想到我这个老太婆了。
多年的战友情了,我也不好拒绝,我态度很明确,我可以给小吉帮助、建议,但不可能给他铺平锤炼的道路,否则对小吉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小吉才来蓉城市才几个月,情况不熟悉,各层关系还没建立,就急于建立自己的助理班子(智囊团),这显然是有点急于求成了。
王滔深耕外贸系统,从基层做到现在,成绩突出,当上商务厅长也算是名至实归。
王滔个性突出,刚正不阿,可难免得罪小人。加上他无私无欲,自视甚高,对一切小人无所畏惧,但也要小心有人在后面使绊子才行呀!
老大,你稳重有余,冲劲不足,在党校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廉洁奉公、行事中规中矩的一批青年干班,到也是件好事。
提前内退,给别人让步,也算是明智之举,死守着党委副书记的位置有多大意义呢!
母亲,你说的对极了!王滔从黄群那里一获悉,曾明涉嫌巨额资产来源不明,并协助调查的消息后,就意识到自己和小吉有点操之过急了。
刚刚通过曾明的提议,还未待公示,就被人当头一棒,足见对手在讨论期间就在搜集,诬陷、中份曾明的所谓证据了。
所以8点多,我去买菜的路,王滔就给我打了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说想和小吉一起来拜访您,并听取你老的意见,我就应允了。
这么多年的朋友,我也为他俩担心。邓涛有些停顿。
老大,你继续说,我听着呢。邓家老太淡定地说道。
母亲,我有点担心,洽谈会期间,出现的不合谐音符,到现在矛盾又指向曾明,一旦曾明能够自证清白,暗藏的对手,下一步又会采取什么行动,针对谁呢?
邓家老太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便笑着说:老大,这话说出来,不太像你思维。
邓涛很坦诚,就说:母亲,你知道我的,我是属于后知后觉者,事先分析确实不是我的强项。
但今天几乎一整个上午和中午的便餐时间,你老人家所说,以及王滔所言,让我回想起曾明之前,有两次提醒过王滔,让他不要忽视洽谈会期间,那班居心叵测的捣乱分子。
等等,老大,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有听你说过?邓家老太反问道。
咳,我能说什么?曾明第一次跟王滔汇报,是在洽谈会期间,天虹科技签订天价协议之后,他就让我跟他一起到小吉那去了,他俩的判断是有人想捣乱,但估计是有人出于嫉妒,心存不善而已……
这正如母亲你刚刚所说的,王滔无私无畏,无欲则刚,小吉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没怎么把这件事情看得过重。
第二次是王滔在侄女,王小雅家中请客,有意想把曾明介绍给小雅认识,当然并非刻意,最主要也是让我见见曾明。
一开始,性情孤傲的小雅,有点误解曾明,态度不太好,曾明很聪明,便到厨房去帮厨了。
午餐席间,误会消除,曾明做的几道菜堪称惊艳,完全称得上是大厨手艺,我估摸着,没有十几年的下厨经验和悟性,是绝无可能有此手艺的。
关键是曾明祖传的“酱”,有千变万化之能,做出来的菜肴亦有种种奇异之味。
交谈过程中,曾明依旧谈到了洽谈会期间那班小人的所为,并劝王滔还是要留心,以防万一。
依我看,王滔并不太上心。母亲,针对这一点,你今天上午时也有所提醒,可我也没有觉得王滔很重视……
邓涛也觉得有些无奈和为难。
邓家老太猛得说出一句:荒唐!极其荒唐!在位其久,说一不二,思维固化,自认为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就没有阶段斗争?就没有流血事件了?
母亲,会有这么严重吗?
邓家老太没有理会邓涛的问话,反而直接说:曾明一个年青人,都看到了事情的潜在的危险性,可做为当事人的王滔还这样轻率。
曾明两次提醒,都置若罔闻,这王滔有时候的态度,也太令人费解了。
其实,邓涛不知道,在王滔和曾明的短信交流中,曾明同样提醒过一次。
邓涛担心地说:母亲,要不要找机会再提醒王滔一下?
邓家老太摆了摆手说:到时候再说吧!我看小吉和滔子的心思暂时也不再这件事情上,多说无益。
他俩初次携手,就犯了大错,几乎折损一员大将(曾明),估计自身也是灰头土脸的,先等他俩自我反省反省,曾明安然无恙之后再说吧!
邓涛听了也觉得是,一个人在位其久,虽刚正不阿,一心为公,但也难免思维模式固化,在某一认知的领城也很难改变,何况现在J副省长和王滔“初战告败”,一时更难以转过弯来了。
正当邓涛也沉入思考状态时,邓家老太饶有兴趣地问:老大,你刚才说曾明还有一手好厨艺?
邓涛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母亲,小雅姑娘你也很熟悉的呀!个性像极了王滔,加上事业心强,事业又有成,眼里就没有过其他男人,要不然现在还是一个老姑娘?
误会消除后,小雅姑娘也对曾明的手艺赞不绝口,然后大家都相谈甚欢,最后礼送曾明的也还是小雅姑娘呢!!!
这个小雅姑娘本性不坏,性格刚正,也讨厌阿谀奉承之辈,可能曾明沉隐内敛,相貌平平的样子被她误解了……
随后又见识了曾明的谈吐和睿智,尤其是曾明精湛的厨艺,所以才让小雅心有所动……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