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人张先填了一首《青門引》, 封尾就是这一句:“隔墙送过秋千影".令众多读者好评如潮, 好一个"影" 字,蠃得诗名远播.此句与《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和《栏花》中的“无数杨花过无影”.合称三影,被公认为神来之笔.
且将《青門引》拿来读读,长长见识.词曰:“ 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青明. 残花中酒, 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入夜重門静. 那堪更被明月, 隔墙送过秋千影.” 反复读了又思量,始终末句最强.
替人欢喜,自己心烦, 借别人夜了还在玩秋千,反衬自己寂寞与伤春.这在宋词里是少有的笔法,因此感到鲜活.词意多的是闲情闲句, 所以, 学其运用文字的技法就够了.倒背唐诗宋词,专注旁白解说去理解,不如入古三分,偷师填词.
乘机步原诗韵字而和这首《青門引》:
暖退秋风冷,
伤春无计心安,
年年节令遇清明.
愁肠装酒,
醉了似大病,
忘却往事便清醒.
高士守宁静,
闲对盈昃日月,
恍惚浮光牵掠影.
在填词中,我们会深刻体会到平仄的束缚,当你想法迁就和改换字句时,也发现:花越描越残,文越改越碎. 试试, 解放格律即为通俗,遵从本色视作高雅. 两者合璧,称为雅俗共赏.惟此理念, 方可救古典文学于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