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情小说的世界里,总归避不开亦舒和喜宝这两个名字。前者作为多产又畅销的都市作家,被人敬一句“师太”;而后者作为经典女主角,仿佛真实地活在我们身边,时不时地,便有女性情感文章提到她的大名。
于是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完全书,一探究竟。
故事比想象中简单直白,姜喜宝小姐聪颖,理性,略带刻薄反叛,在偶然遇见富裕的勖氏家族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靠金主,衣食无忧的生活;同时,也承担了这个选择相应的代价,成为一只被折了翅膀的金丝雀。
喜宝有一句尽人皆知的名言:“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说来,这样的人生目标喜宝实现了大半,故事的结局,却是她只能以管家辛普森太太为伴,学业早已荒废,良人再难寻觅,唯有大口饮酒,叹往事匆匆,去日苦多。
原来,即使清醒冷静如喜宝,也终究抵不过硬币另一面的折磨。知足是一件难事。人性如此,从来想要更多。选择了很多很多的钱,她却也无法做到抽离对爱的渴望。
喜宝与勖存姿“成交”后,第一件事是揣着支票去买钻戒,嫌八克拉太小,嫌九点七五克拉不够蓝,在店铺里颐指气使,恣意飞扬。她在心里重复想了好几遍,店铺经理一定正在心中骂她是“小母狗”。但她丝毫不在乎,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发言权。她尝过在生活的重压面前辗转腾挪的滋味,今日解脱,何尝不令人痛快?
那么得到了很多很多钱的她,还想要寻求很多很多的爱吗?
初初得到来自勖存姿的照顾和允诺,喜宝就已格外清醒地说过:“我竟然被照顾得那么妥当……
爱情是另外一件事,爱情是太奢华的事。
至于我,我已经太满足目前的一切。
我可以正式开始庆祝,因为我不必再看世上各种各样的人奇奇怪怪的脸色,我可以开始痛惜我自己悲惨的命运——沦落在一个男人的手中,做他的金屋里的阿娇。
只有不愁衣食的人才有资格用时间来埋怨命运。”
可以说,她对于未来的走向早已有了预判,唯一无法预料的,是她对爱的需求比想象中更难抑制,宁可“冒险”违抗旨意,最终引发了她已不知不觉爱上的冯·艾森贝克的死。而当未来真的到来的那一天,心境比曾经她想象中的,更添凄凉悲惨。
爱情是太奢华的事。这倒是姜小姐的一句箴言。
爱情像风,像自由,像一切矛盾的事物。
因为爱着,脑海中不是带有等价交换和斤斤计较色彩的婚配条件,而是只要有他/她在身边;前者是婚姻的昂贵,而后者是爱情的奢侈。爱就是这样直白又执拗的逻辑,不顾一切而蛮不讲理。
爱的奢侈,不全在于享乐的需要,看电影、吃饭、逛街、买礼物,这些金钱的游戏;
爱的奢侈,不全在于青春的挥霍,为了你,跨越千山万水,或等待春夏秋冬;
爱的奢侈,在于她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的滋养——要有多勇敢,才能单纯坦诚用尽全力地去爱,像无声的大雪去染白整个冬夜。
终于,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嘈杂,你只能听见,和那个人在一起时,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喜宝知道,在唾手可得的优渥生活面前,爱是一种她享用不起的奢侈。这是她的选择。
与喜宝相比,我想我是幸运的,身处幸福的泡泡当中,还拥有希望和对爱情不灭的幻想,只是每一步走来,都自有其代价。现在,倍加需要用世俗的砖瓦筑起堡垒,守卫爱的自由。
既然爱情是那般美好,我又怎能幻想一切可以轻易就得到呢?
为了保有爱情的单纯,我愿意面对复杂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