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
作者勒德·胡赛尼1965年3月4日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移居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其代表作品有《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等。2016年1月22日,卡勒德·胡赛尼位列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外国作家榜前三名。
阿富汗的政变与外侵不断,结束了胡赛尼在阿富汗美好的童年。1976年,胡赛尼的父亲在法国巴黎找到了工作,于是全家搬迁到巴黎居住,由于阿富汗政权极不稳定,全家就再也没有返国了。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他父亲决定向美国申请政治庇护,之后就举家移民到美国加州的圣荷西。《追风筝的人》的主人公也是因为阿富汗政权动荡才选择去美国。
《追风筝的人》主要描写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一次风筝大赛中,阿米尔获得了冠军,哈桑帮他追回了风筝,而阿米尔在看见被欺凌时却选择视而不见。从那之后,阿米尔每天都回想到哈桑被欺凌时的情形而深受良心的谴责,为了让爸爸赶走哈桑,为了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些,阿米尔选择陷害哈桑,逼走了哈桑。随后阿米尔也跟随父亲去了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乡,却发现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个真相令阿米尔无法接受,在内心挣扎了许久之后,他还是决定去拯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索拉博因为目睹了双亲的死亡,感情受到伤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的一个周末,在一个公园里,索拉博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
在阿米尔背叛,陷害逼走哈桑之后,他总是陷在痛苦之中。为了挽救昔日被自己伤害的伙伴而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他终于追到了自己心里的那只风筝。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