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心态对待学习和工作
书籍《好好学习》
字数:826
考试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为此,学校还组织了全体教师开会,要求所有教师在会上要对近期的考试结果做个全面的分析,并鼓励交流分享自己平时的教学管理方法。优秀的方面就继续保持,不好的方面就想办法改正。
这次某老师带的班,成绩不太理想。会议上,他最后一个总结,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后,得出结论:虽然这次考试是我那班最差,但我的教学工作已做好,学生没考好,主要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是他们学习不够自觉。
领导当场被惊呆,敢那么直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也就只有他了。但他却认为某老师的总结是不全面的,又不好当面揭穿。于是就问道,各位老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如果有好的想法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要不我先说一下吧,首先是这样子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掌握到了何种程度的工具,不管考的好与不好,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反思。听了大家的总结,我觉得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学生自身来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学习自觉性如何;
二是教师的教学情况。想想自己要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更易接受。
三是学校的监督管理。对于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有没有做到位?
结果,这位老师一听,激动的回应“我教的很好啊,我的教学质量很好啊!又能有什问题呢?他们考不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关我事!”
领导回应,这个不是针对谁,我只是提出一个思考方向,从这些方面来看看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够好,以便改正。
…接下来的对话,某老师都觉得是在针对他。
这种行为不就是《好好学习》中提到的“习惯性防卫”吗?当觉得自己的观点/行为/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和质疑的时候,就亮起红灯告诉自己,要准备防卫!
如果陷入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它就可能会成为阻碍我们进步的绊脚石。
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打破习惯性防卫,培养绿灯思维。要能区分出“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若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就要知道我的观点/行为是用来改正和提升的,而我本身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