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中国历史,很少有人提到元代的历史。原因无非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元代所创立的政权是少数民族政权,另一方面是因为元代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太过短暂。今天就为大家说说13世纪最伟大的君王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生于公元1215年卒于公元1294年。拖雷四子,成吉思汗的孙子。
忽必烈自幼聪明异常,深得爷爷成吉思汗的喜爱。他的母亲唆鲁乔贴尼是个很有知识的女人,不但自己教忽必烈知识,而且还请有学识的耶律楚材教导忽必烈。耶律楚材曾配和窝阔台进行改革,是个思想很前卫的人。所以他的思想对忽必烈一生影响很大。
蒙哥当政后,开始重用自己的弟弟忽必烈。让他掌管汉地的一切政务。
忽必烈不负所望,到达漠南以后,广招贤才,建立基层政权。忽必烈熟读中国历史,对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认识的很深刻。深知得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却难。所以,他重用了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的奇人异士。如郝经,杨惟中,张文谦和阿合马,阿里海牙等等。有了这些人的辅佐,忽必烈将自己的属地治理的井井有条。
公元1257年,蒙哥和忽必烈率三路大军进攻宋朝,忽必烈为东路军总领。此时的忽必烈身边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谋臣武将数不胜数。在他的率领下,南下大军所向披靡,杀到长江北岸。公元1259年九月,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师京都以待夺取汗位。
回到燕京后,忽必烈很快平定了各方势力,稳定了民心。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众人的拥戴下继承汗位。
公元1267年,在国内稳定后,忽必烈又大举南攻宋王朝。此时的南宋,已是强弩之末名存实亡。忽略大军所过之处,宋朝将领不是败就是降。
公元1276年,蒙古大军攻到南宋京城。南宋皇帝赵显率宗室人员投降,被押至大都。忽必烈废除赵显帝号,封其为瀛国公。南逃的卫王赵昺在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扶植下转战东南地区,以图复国。但势微力寡最终失败。崖山之战,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抱着皇帝跳海,文天祥被杀,南宋灭亡。
统一中国后的忽必烈,开始了国家建设。忽略从小深受汉族文化影响,所以把汉族人的治国理念作为治国之根本。实行汉族的封建制度,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他不再称大汗,改称皇帝。将首都迁往汉地,各级行政机构全部仿照汉制。为了加强中央的集权统治,忽必烈大力削减王侯贵族势力。对各地藩王实行削藩,收回名地诸王的军权,司法权。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集权,
忽必烈十分重视农业,积极鼓励农业生产。普及农业知识编撰《农桑辑要》,以便提高生产力。
在吏治方面,忽必烈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官员的政绩来升迁和任免官员。
他还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禁止蒙古人屠杀,掠夺和破坏农业生产等。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利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
在推行汉制的同时,忽必烈还是保留了一些蒙古旧制。
如赏赐制度。这种制度造成了极大的财务浪费,于民无益,于国无益。
作为一个出生在马背上的蒙古皇帝,忽必烈喜欢四处征战。为了显示中国之威,他连年对外用兵,意图威服宇内。他数次派人去日本,劝告日本来朝。但日本不应,于是他两次派兵攻打日本,均因各种原因失利。他还对现今的越南,印度,缅甸等地入侵,遗憾的是成绩不甚理想。
这些战争,耗费了巨大的物力,财力。使国库日渐空虚。为了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他重用酷更敛财,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灾难,这无疑加深了阶级矛盾。广大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从根本上动摇了蒙元政权的统治。
公元1294年,忽必烈带着无人能够理解的苦衷离开了人世,享年79岁。
忽必烈征战一生,野心之大无人能及。他在统一中国之后,意图通过武力征服世界!这在中国历代君王中是少见的!他始终想和祖父成吉思汗一样,放眼世界!征服世界l做一个全人类的王!从这点看,他是个真正胸怀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