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動車上讀完了兩章《與神對話》。修行的功課就是如此吧,只要心裡有它,隨時隨地找到機會就可以完成,不一定要留出專門的時間,見縫插針的效率有時會給自己一個很大的驚喜。漸漸地,完成的功課多了,對自己又是一層正面的、積極的鼓勵。
合起書後,我一直在想著書裏的一個觀點,不得不承認我很認同。世間的事本沒有對或錯、好或壞之分,是因我們對事物持有不同的觀點而有差異,是我們的思維的分别而造成的。
在世間的事、人都有一體兩面性。我們否認了另外一面,相當於否認了全部。所以,与其對抗,終究不是辦法,不如完成令自己完整的次第,即接納、祝福和感恩吧!
人生下來就是完整的,佛陀说“本自具足”。但我們不肯接受這個完整性,不能相信自己是完整的,無休止地要这要那。我們打碎了自己的完整性,再去一身疲憊地追求完整,一旦求不到就自怨自艾,難道唯有如此才能看到自己還活著嗎?唯有如此才能感受到活著的意義嗎?
我們的確在創造生活,若能這樣一直走下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也不錯。然而,我們更看重的似乎是毀滅生活的能力,不停歇地毀滅著,直到生活已面目全非,我們還會痛不欲生地戴著一副扭曲的面具反問她:“為什麼你如此對我!”其實,你怎樣對待生活,最終會回到自己身上,看著辦吧!
換了一個地方寫作,換了一個房間。
我喜歡這裏的窗明几淨,喜歡房間裏白色的沙簾,喜歡窗子下質樸的書桌,喜歡充足的陽光透過沙簾後折射下來的影子。
當我把書攤開準備完成今日的讀書筆記時,忽然制止了自己,“急什麽!好好感受這感受,欣賞當下的美,不好麽?”
今天的塗鴉實在是囧的很。由於人在酒店裏,沒有隨身攜帶畫紙和畫筆,只好用鉛筆和從筆記本上摘下來的紙完成。畫錯了又沒有橡皮擦可以修改,只好任其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不過这倒让我想到,其實生活中的抉擇又何嘗不是這樣,難道我們還有機會拿著橡皮擦從頭來過嗎?既然無能抹去,就只有修補。有些事反而修補好了,有些事越补越糟糕。所以,關鍵的時候,我們需要學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