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一下午,一个人心事重重地走在行人如织的北园路上,虽是元宵佳节,却没有丝毫愉悦之心,更没有好好驻足下来,细细欣赏绚丽烟花的闲情逸致。但心想这毕竟是一年一次的传统节日,为略表节日仪式,彰显与平日的若干与众不同,自己在滴酒未沾的情况下,独自吃了两份象征团圆的蒸饺,算是过了节,一个清欢寡淡的元宵节。
平静的日子里,总有些画面似曾相识,总有些情景反复上演,就像是为了给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再添加一些无奈和波动。清晰记着2016年的元宵节自己在一家叫菜菜卷的文艺餐饮店独自度过,那会儿周围都是三三两两的人群,有说有笑,成群结伴。今年又是此情此景,在饺子馆,自己仍旧独坐一处,形单影只,观望一圈,周围要么是一家三口,要么就是情侣,喧嚣与热闹像是独属于他们,留给我的只有不言不语与静静倾听,就好像每当此种时刻,等待自己的就是落寞与孤寂,或许我就不该到这种地方走动。不知道自己人生中的清欢时节还要持续多久,这一幕是否还要继续重复,希望明年元宵节不再是清欢,而是两个人的温馨绚烂,甚至是狂欢和难忘!
回来的路上,偶然遇见几处放在绿化带中的烛灯,这倒是十足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引起阵阵感慨和回想,毕竟多年没有亲自放过烛灯了,在临沂还真是头一次碰到。在家里,这是一项极为隆重和讲究的习俗,每当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放烟花和挂灯笼,还有一个需要格外重视的习俗就是点烛灯、放烛灯。记得以前在家过元宵节时,天刚刚黑,全家就要一块儿行动,在屋里屋外、角角落落、各个门口、各种犄角旮旯,甚至是厕所,距离宅子很远的山泉和果园都要点燃并放上一个小小的烛灯,以此驱邪,保平安,寓意全年的光明好运和吉祥如意。而放在院子中间,用来祭拜天地的三盏油灯则更需要特殊对待和制作,以示对上苍和大地的敬重,毕竟这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传统习俗和庄重仪式,普通老百姓们也想借此以示虔诚,祈求福佑。在家时,这种特别讲究的油灯都是由母亲负责制作,至今仍深深记得母亲在家制作油灯的样子。因为三盏油灯的底座材质都是萝卜或胡萝卜,所以制作时,首先要挑选一个粗细均匀的胡萝卜或萝卜,最好是粗一些的,将其洗净后再横向均匀截成小段,再用菜刀刀尖或调羹挖出一个浅坑,以此盛放油料,而油料必须是花生油或豆油,最后再插上用黄草秆和棉花制作的灯芯,即可大功告成。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这所谓的黄草秆的真正名字是什么,只知道它是家乡山坡上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等到深秋枯萎后,就会留下像芦苇一样高高的米黄色草秆,而且这草秆异常结实挺拔,只要没有人为破坏,它可以长时间伫立在山坡上,直到来年夏天都依然健在。以前时值寒假在家,每年正月十五母亲制作这种油灯,需要黄草秆时,自己都会自告奋勇,主动上山采集黄草秆,而且每次都能在熟悉的山坡,一下就能找到那些迎风摇曳,傲然挺立的黄草秆,想来,这也是自己的一大趣事吧。将三盏油灯都制作好后,倒入适量植物油,稳稳放在院子中间的小圆桌上,最后点燃,直至燃烧完毕,才算过完一个安好的元宵节。
一个人思绪万千地默默行走在这还算熟悉的路上,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烟花响声和忽闪胡现、忽明忽暗的烟花亮光,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行人中,自己也会偶尔无心抬头,沿着响声传来的方向,看看这夜幕中的一抹抹冰冷色彩,间接为这些烟花的燃放平添一位不大热心的观众,毕竟它们牺牲自己,留下亮丽身影,给观看它们绽放的人带来了些许赏心悦目,不看它们一眼,或许它们与我一样太过伤感,倍感寒心,成了没有存在价值的孤芳自赏。都说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农历新年,烟花绚丽夺目,响声此起彼伏,人群热闹非凡,这也算是以一种激扬高昂的方式欢送农历新年的远去吧。
或许最近时运太过乖蹇,一直在思虑的事情至今未曾有任何转机和好的结果,且断断续续已近七个月,甚是折磨人,所以虽处在开年第一个欢庆的大节里,可丝毫没有提起该有的精气神和过节的那种情致。或许,今晚的烟花、响声、色彩、喧闹和灯光本就没有属于我的那一份,况且直到今天,自己也从未真正融入过这座仍旧有些陌生的城市,是匆匆过客,还是永久留下,今年必须有一个清晰的交代。
萦绕在潜意识中的各种人生差距和诸多现实问题让自己焦躁而彷徨的心境与当前此情此景截然不同,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愈是这种时刻,愈是坚定不能随波逐流,任性妄为的心态,愈是要冷静和理性。不要再沉迷、凝视和宥于那片小小的自我天地,要务实提升,要切实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繁华,毕竟离开真实且强大支撑的人生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和镜花水月,摆好心态,继续默默前行,永不止步。
正月十五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本就是一个欢聚团圆的时刻,年假刚从家回来,自然免不了回想过年在家的日子,更是忍不住思家,想念父母亲,自己曾说过,每当在家呆上一段时间,再离家时,那种分别和想念的感觉尤为浓烈,尤为深刻。远在他地,无以为表,只能默默拿起手机,给父亲拨打一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父母亲与我向来心有灵犀,明白彼此心意,所以通话还不到一分钟就结束,毕竟隔三差五就通话一次。电话那头,父亲特意问到:“没吃点水饺吗?”心想还真是问对了,“吃了两份蒸饺。”我回答。通话中,父亲特意说到:“今年买的元宵还给你留着,等回来时,再煮着吃。”以往因为十五之前就要离家,母亲索性在我离家之前就将元宵先煮了,一尝为先,根本无需非要等到十五当天才能吃汤圆,今年估计有些疏忽,竟忘记提前喝元宵了!
父母子女之间的质朴深情超越了任何文字的描述能力,其高尚、无私、圣洁和纯粹已无需多言,即使深处最落魄、最冰冷、最凄凉、最困苦的处境,这种深情也会让我由内而外的心生绵延不绝的暖意和力量,但愧对的是至今仍不能好好报答父母对我昊天罔极的恩情。
努力过后,回家喝元宵的心情一定很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