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看三毛的散文,忽然看到三毛写给琼瑶的一句话:“我看过你包纱布写作的中指,写到不能写的时候不得不包的纱布!”青年读书的时候,让我们为之沉迷的那些琼瑶的小说,原来就是这么来的,那得多够勤奋,才能够把手指写破,不得不包上纱布接着写!
由此想到了余华在一篇访谈里谈到的写作的捷径。他说,写作的捷径就是一个字,就是写。写个二三十年,写作就变成了你的生活。是的,坚持写,勤奋地写,直到写作融入你的生活,成为你的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自然就能写出自己中意的作品。
喜欢王安忆的作品,很多的篇章都拿来和学生分享。有些散文和小说的片段,拿来当作高考阅读训练的题目,给学生练习。比如《过去的生活》、《比邻而居》等等,语言浅显却不直白,生动活泼,氤氲了烟火气息。常常想,这语言的功力她是怎么炼成的。直到有一天读了刘庆帮的一篇散文《王安忆写作的秘密》,才知道王安忆的作品是那样炼成的。她给自己定写作任务,每天都要完成自己的写作计划。开会的间隙,也要用来写作,大量的写作。她是这么做的:“写小说就是这样,一桩东西存在不存在,似乎就取决于是不是能够坐下来,拿起笔,在空白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一行字,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再接着上一日所写的,继续一行一行写下去,日以继日。要是有一点动摇和犹疑,一切将不复存在。现在,我终于坚持到底,使它从悬虚中显现,肯定,它存在了。”
那些伟大的作家都是那么勤奋,并且坚持的吧。不说雨果,也不说巴尔扎克。那个硬汉海明威为了提高写作速度,仅用一只脚站着写。村上春树为了写作,坚持了30年清晨5点的长跑。
当前,有一部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巨人的陨落》,正在各国火爆销售,平均每3秒就能售出一本。中文版10万册,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其作者,英国作家肯▪福莱特,写完这本书整整瘦了36斤。他每天都在写作,除了星期天,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写到下午5点,中间休息两次,吃点东西,38年雷打不动。
或许有人会说,那都是有经济保障的专业作家,可以一心扑在写作上。可是,身在体制不由己。其实只要你够勤奋,下班后的时间足够你用来创作。畅销书作家赵星下班后一直在坚持写作,七年来出版了《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四部超级畅销书,都卖得很不错。最近微信公众号作者周冲的文章很火,她每天都看大量的书,写很长的文,要深夜排版发出去。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写作环境也不怎么好,他感觉一切都让他无法写作,可是他没有放弃。他说:“既然一切都让我无法写作,我就来写写这让我无法写作的一切。”于是写出了3600页的六卷本自传体小说《我的奋斗》。
我们习惯了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各种借口,怨天尤人,让自己懒得心安理得。上班的时候,总是以工作忙为托辞,很多事情都想着利用假期来做,可是假期里也不见得就能去完成那些拟定的计划。没有制度的约束,反而更加懒散,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件像样的事情也做不成,然后就准备着上班了。不是没有机会,不是环境不好,是自己懒。
天赋是很不靠谱的东西,唯有勤奋和坚守才是成功最大的保障。还是王安忆说的,作家也是普通人,作家的创作没什么神秘的,就是劳动,日复一日的劳动,大量的劳动。她认为不必过多的强调才能、灵感和别的什么,那些都是前提,即使具备了那些前提,也不一定能成为好的作家,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必须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没有一样工作不辛苦,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作家们的写作也是如此,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要勤奋,并且坚持不懈。一件事情,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文/邰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