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老

近来常感有初老之症状,忽起一念,欲作而忘,似风中独自凌乱。然以此症结,问百度,遂未果。曾闲读杂文,有一句颇有诗意:人间忽已晚,山河仍犹在。当时遂有遐想,后主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静安词: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颇有相似之处。盖千古之下,一流文学有共情全人类之特点。

而后便联想千古下之古典文学,是否有迹可寻。果然,宋玉《九辨》中感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伤春悲秋自古有之,见草木摇落,便恐美人迟暮。此中忧愁,已见老之症状。然今人常因此而困惑,不解古人于悲秋之情绪,或因未经透网金鳞之苦,故而不识乐观之体认。余忆弱冠时,常沉溺于欲赋新词强说愁之桎梏中。有年长之友人,以少年老成一词以概之。而今想来,盖彼时之我,因是未经透网金鳞之苦,故无法从悲观之情绪中体认乐观之精神。去岁读迦陵师句:以悲观之精神过乐观之生活。方有所感,古人因何而作悲秋之诗文。

读屈子《离骚》日月忽其不奄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不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例文中,屈子见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见草木之零落,想我之老去。然老去之我,非常人,而是美人,美人的零落,不免有更悲之意,而前文草木之零落,亦是令人惋惜,此乃双重之悲伤。而屈子并非停留哀痛中,后文中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冀家国之安泰,愿人才之辈出。乃悲凉中修自身,树厚德。

唐陈子昂有《感遇》诗数首,中有: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此联与屈子《离骚》略有相似,感慨年华老去,自我品格究竟如何完?诗文便结束在此,余下留白当为读者自我完成。前二则例文,均已家国情怀,自身品格来阐述悲秋老去后,当如何自处,且要自我完成。而古人悲秋中,还有闲情小爱中,可窥古人温柔敦厚之性格特征。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所思之远人,相去日已远,而我也是衣带日已缓,思君之绪令人日渐消瘦衰老,岁月亦是匆匆而过,仅在须臾之间。而此中忧愁无需再道,即使如此,作者对远人还是只有深深的祝福。努力加餐饭。五个字,质朴无华,无一爱字,却无不透露着爱意。此为汉代文人诗之特点,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几乎一字千金矣。后人读之,不仅从中可窥积极希望之精神,亦可见温柔敦厚之性情。

伤春不怕,悲秋不怕。年华衰老亦如何?最是无奈的是沉溺在伤春悲秋之中。

                                        2021.11.23

                                          徐鲁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次的讲演缘起于一次和朋友的微信聊天。微信里我们说到过几日就是中秋节,想讲一次关于月亮的诗词。确定之后,为了这次中...
    徐鲁展书法工作室阅读 1,180评论 0 0
  • 白居易诗全集(A、B) 「阿崔」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宁...
    汉唐雄风阅读 5,687评论 0 6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477评论 0 15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194评论 1 12
  • 本文参加“秋冬的记忆” 联合征文活动“秋之韵”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总会看见不同的秋,但从古至今,除了终日辛勤劳...
    小可稻草人阅读 783评论 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