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趁着脑子清醒把今天的两节课都被备出来了《我是一只小虫子》和《春天的风》讲评课。今天上课才发现准备充足的感觉真好。
先来说说《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自述故事,读起来也很有意思,所以这节课重点除了记住“月”字旁字的特点,就是让学生说说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但是上完之后却并没有达到我心里的预期效果,“读”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因为在识字部分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留给孩子们交流的时间就被缩短了,我想下次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在学生发言的时候,的确能够看到孩子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的差距。
接着是下午的日记讲评课,我从问题出发,再一步一步延伸到日记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最主要的问题是有的同学只是将记录单上的四句话简单组合在了一起,中间没有连接的词语或者句子,我便提出是不是可以试着加上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领会了意思,但是说不出来具体的句子,我便给出了我写的句子:小草被春风吹绿了,野花被春风吹红了,树木被春风吹弯了腰,放眼望去,这景色可真美啊!学生将前后两句进行对比,便知道问题出现在哪了。
由问题转到结构,这部分费了我不少口舌,昊汉的日记中用到了“分—总”结构,可能孩子们还不是很理解吧,当我问到他的日记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我在课件中已经出示了,孩子们竟然异口同声:谋篇布局!我不淡定了,一番解释下来,希望有一半能听懂吧。
接着是麦源的,她的日记结构是“总—分—总”,周明昊“首尾呼应”。其实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这些专业名词都太陌生了,所以我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让他们听懂,如果下次再有一个孩子用上了这种方法,那就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说完谋篇布局,接下来的就是遣词造句。在备课时正好发现孔令博和王琳茜都有描写迎春花的句子,但是二者的表达大相径庭。于是正好可以拿来用作对比。让孩子们读一读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好?为什么?大家都有关于美的理解,而现在拟人、比喻这种修辞用来表现孩子们的美再合适不过了。
其中我还学到了师父的一招:找茬儿!“小树们像一个个小朋友在说着悄悄话”,这句话哪里不太好?回答的不在点上,我接着引导,小树什么时候会说悄悄话?晓晨想到了:当春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最像在说悄悄话了!我给她加了一分,太会思考了!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到了最后一节课,我先来布置周末任务:《暮春—留住春天的味道》。昨晚备课时很苦恼,怎么去让学生写呢?怎么引导呢?师父发来的一席话解答了我的问题。于是在课上,我先从暮春出发,解释了我们现在是农历三月,春天马上要过去了,所以我们要留住春天,怎么留住呢?我们靠味道。那春天都有什么味道?梓睿说太阳香的味道,仔细想来,太阳香的发明者还是麦源同学呢!我说不对,是具体的。孙荣说:春风的味道。看来春风的味道已经深入人心了,日记没有白写。我说不对,要写具体的东西的味道。予瑄这时将大家的思路拉了回来:花香、草香。对!太会思考了!但是宏林又说了:泥土的味道,我说泥土什么季节都有呀,不是春天的味道。接着,我又根据师父的思路板书着:青梅、草莓、野菜。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味道。那么怎么留住呢?一个孩子说:我用脑子记住。哈哈,孩子不愧是孩子,天真烂漫。我说这个味道需要你留下来,如果我冬天想要闻一闻春天的味道了,你要拿出来给我闻一闻。明昊和我心有灵犀:青梅可以把汁榨出来,保存下来。我夸赞:真是个好办法!那草莓呢?钰雯会举一反三了:草莓榨成汁。由此打开了其他同学的脑洞:做成罐头、做成草莓酱!那除了吃的,我们还可以怎么保留?比如,花。依宸想到了:夹在书里,做成书签。我表扬他:多么美的想法呀!我接着说道:还有一种方法,比如蒲公英,我可以把他晒干变成茶,来年冲一壶热的蒲公英茶,那弥漫的味道不就是春天的味道吗?
于是就这样,这篇日记孩子们懂了。
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一面,那个“用脑子记住”“我可以把味道说给你听”,想起来真是令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