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宜与忌
——以《海上日出》模拟上课为例
《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赴法留学,途径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前期参加一场教师招聘面试,就以这篇课文为内容模拟上课,现从评委的视角说说面试的宜与忌。
先谈1-3号考生的打分。1号考生程序清晰,还能创造一定的情境;2号能抓住顺序、时间、颜色的变化解读文本;3号条理清晰,声音洪亮,似百灵,有一定的课堂感,估计代过课。集中讨论结果,321,78、75、72分。
这里首先就要说到抽签顺序的应对了。瞻前顾后,如果次序靠前与后段,就要有重点、有亮点,如,《海上日出》第一课时的话,侧重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语句,了解概括课文大意。这里面重亮点可以有一段文化味的经典诗词导入语,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让传统文化彰显,课感语文味;还可以有自信、准确的范写范读,尽可能地展现自身的特长,这里的生字不仅仅是讲解1个,一般要一半左右,紧抓读准、写对;还可以抓重点语段,如,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这里面的动词:负着、冲破、跳出……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表演,感悟其形象,领悟其写法,可以顺其自然迁移说话与写话。如果是抽到中间段的序号,那就要注重文本的深度解读,关注细节,在上午面试最后一名考生,日出前、日出时……她甚至解读出冲破乌云,正如巴金先生要突破重围去法国留学救国的象征意义,大家一致给了高分。这里还有说到模拟上课时,导入、新授(学习)、结课,各个过程要清晰、稳重、有节奏,过渡要自然。如果加进新课标的任务驱动、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教育名家名言等此时段得分会更好。
接下来谈谈“忌”:一忌是照本宣科“读”,怎样规避?大字体书写条目重点,大部分时间按照区块脱稿讲;二忌是节奏太快,各个部分轻重缓急,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三忌是“满场跑”,以中间正对主面试官位置为中心,适当左右走动,表演才艺要适度;四忌是错上加错,板书写错了,评为表情异样了,回头看看及时纠错,超时未完时及时“收”、小结。五忌太“结构化”。导入、新授、结语都似背诵似的,没有因为文本的变化而“深入”,这种情况基本上得分都不高。
简单心得,很多观点有待商榷,及时记写,有缘人互学,祝所有志教育的考生们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