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泰国人寿的小视频广告,讲述着一位业务员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用工作、生活甚至面临生死的经历启发观众:机会是从哪儿来的道理。简短的几分钟,就引发平民百姓对“机会”两个字地深入思考。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e0371iqulff.html
而对于我们,一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机会”两个字也总能如影随形,常伴左右。
也许当初就因为一个机缘巧合,爱上“程序”两个字,开始尝试着编写 “Hello World”,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面试时,遇上一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公司,总是热切期盼着面试官能给自己一个机会,然后大展拳脚;
工作中,领导层探讨决定开启一条新的产品线,跃跃欲试,也想着自己能够争取到这个机会,崭露头角;
等等这些,生活也好,工作也罢,我们总是期待着别人能够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发光发亮的机会。就像我们能够翘起整个地球,就差一个支点而已。
表面上看来,机会总是来自别人慷慨的,自己要做的只是守株待兔。未曾想过,为什么总是与机会擦身而过,为什么我们总是完美错过与机会的邂逅呢?其实机会的背后是有考量依据的,机会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面试时,整齐干净的着装,从容镇定的笑容,有条不紊的回答,都是把握机会、拿下 Offer 的加分项。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专业知识,来自平时工作中、下班后的日积月累,深厚的底子绝对不是机会到来时临时抱佛脚能够投机取巧得到的。
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表达观点,对下属多一份包容,对同事多一点配合,对领导多一些主动。是否能在职责之内,尽心尽责的同时,还能做一些份外之事呢?这也是为升职加薪的机会做铺垫,埋下伏笔。
等等这些,不要等到错过机会的时候,空有一腔抱怨。抱怨领导看走了眼,抱怨上天有失公允,抱怨他人有眼不识泰山。多一份思考,多一点沉淀,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客观评价每一个机会,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机会抛弃了我们,而是此时此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当下的机会。
自第一次看俞敏洪老师的北大演讲视频,已时隔多年,我依稀记得,他说过的,新东方遭遇发展瓶颈之时,那些放弃海外高薪、回国雪中送炭的大学同学给他的理由:
“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
你看,这就是机会,未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