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验:开会的时候有个同事,提出来一个以前大家都没有想过的建议,每个人都马上记住了他的话。
普通的广告已经不能吸引你的注意力了,只有那些特别好的广告特别吸引人的广告才会让你记住这个东西。记得有个朋友问我知不知道Debeers这个公司,我说不知道然后他又问我你记得那个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吗?我说当然啦,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说这个广告词就是这个公司的。
由此可见一个有特点的创意,会让人非常容易就记住你的产品。
但是创意又是最难出现的灵感,每个人都希望有独特的灵感,但是一般都认为,只有那些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能有很多很多的灵感,创造出很多的新点子。
《让创意更有黏性》这本书介绍的打造创意的方法,能让你的观点直抵人心,进而改变他人的行为。
书中分享了几个内容:何为黏性、知识诅咒和创意原则。
每天我们都接受的很多的信息,但是有些信息,你可以过目不忘,有些信息你却左耳进右耳出。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每天背书,认真看书,有的时候,孩子确实在每天读书,但是读的内容却不一定能够进入大脑。而如果应用高效记忆方法里面的联想记忆方法,用图画讲故事的方法教给孩子某些特定的知识,孩子却能够很快记住,甚至倒背如流。
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其中一种方法更具有「黏性」。所谓黏性,是指观点能让人听得懂、记得住,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就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样,不自觉地被它吸引,而且很难忘记。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看"公仔书",公仔书里所讲述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已经几十年了还能在我们的脑海里随时蹦出来。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还会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当你知道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觉得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因此你就很难接受别人为什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中了知识的诅咒。
很多综艺节目上有这样的一个游戏:就是出题者让小组其中的一个人背对着他的成员看一个词语,然后用肢体语言传达给另一个小组成员,然后再由那个成员通过他的肢体猜出出题者所写下的词语。
观众看到了那个词语都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猜出来。这其中,也由于沟通的方法。
要提高成功率,减少知识的诅咒,可以通过提高我们的沟通方式增加粘性来获得。
比如如果你跟一个想要减肥的人说,每天吃饭摄入量不得超过多少卡路里热量,很多人是无法理解也无法知道该如何去做,但是如果你对一个减肥的人说:你每天只能吃多少肉,那他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饮食习惯了。
而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是包含了创意的六项原则,创意的六项原则分别是: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
我们自己需要做出创意的时候,可以把这六个原则组成一个检查表,对你的创意点子进行一一对照。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公司的企业愿景、企业目标都是一些高大上的口号,不要说别人,连自己公司的员工都记不住。
但是李连杰倡导的"壹基金",推广每人每月一块钱,开启全球互相关爱的慈爱互动模式,本身的理念名字正好与"壹基金"的名字相呼应,让人过目不忘,又容易参与。
总得来说,让你的创意更吸引人,让别人更能认可你,只需要增加你的概念粘性,用能够让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就会大大提高你的被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