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马尔克斯,喜欢《百年孤独》里的“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现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多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再看马尔克斯则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喜欢“所谓的世俗,虽然在她了解之前曾让他有过许多疑虑,但其实那只不过是一套沿自传统的规矩,庸俗的仪式,事先想好的言辞。在此之下,人们彼此消遣,为的是不致互相杀戮。在这个轻浮的世俗天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她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为它下了定义,社交生活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控制厌恶。”
《霍乱时期的爱情》与《百年孤独》都用不同的视角来表现故事,也一样拥有令人头疼的冗长的名称。但梳理完人物关系就发现,重要的关系只有两种,情人与夫妻。重要的人只有三个,弗洛伦蒂诺,乌尔比诺,费尔明娜。故事情节也很简单,就是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高傲而美丽的费尔明娜,费尔明娜嫁给了高贵的乌尔比诺。但在50年后乌尔比诺的葬礼上,弗洛伦蒂诺表白费尔明娜并与她相恋。故事情节看上去颇有几分狗血,但也有其必然性。一个偏执,一个高傲而个性。就像费尔明娜对她女儿说的那样“一个世纪前,人们毁掉了我和这个男人的生活,因为我们太年轻;现在,他们又想在我们身上故计重施,因为我们太老了。但,寡妇唯一的权利就是,再没有人可以对她下命令了。”
乌尔比诺,拥有高贵姓氏与学识,因为费尔明娜的美丽与桀骜不驯而热烈追求,虽然没有爱,但自然也会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于是,两个并没有爱情的人走入婚姻。巴黎之旅,他真正爱上了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对她说最后一句我爱你。他们的婚姻,在外人看来,属于全城的典范。就像费尔明娜认同的那样,再让她选一次,她还是会选择这个男人。实际上呢?虽然费尔明娜从未说过他爱这个男人,但是他们每天的生活,每个小细节都会让读者感动,虽然医生也有一次外遇。但他们的婚姻,确实是许多人向往的。
弗洛伦蒂诺,这个为了费尔明娜50年未婚,终得美人的痴情脑子。他的爱情,真的是女人们向往的吗?当然,不管怎么样,他是受人欢迎的。为了配得上她,他最终成为了船王,富甲一方。所有他的情人都喜欢他,有为他在事业上披荆斩棘的,有年轻美丽,愿意为他牺牲生命的,也有众多不管是几点都愿意接待他的,有懂他的,有爱他的,有美丽的,有聪慧的。他都没有接受,因为他们不是费尔明娜。这是爱情吗?为了缓解想念费尔明娜的痛苦,他与无数女人发生过关系,虽然为了她他终身未娶,但这真的是爱吗?
费尔明娜是幸福的,虽然她认为自己没有嫁给爱情,虽然我也认同她的看法。但是谁又知道爱到底是什么,至少她嫁给了幸福。她是一个追求自我的人,她做什么,一定是因为她想做。与弗洛伦蒂诺相恋,与弗洛伦蒂诺分离,与医生结婚,与弗洛伦蒂诺旅行。看似有着其他人,医生,父亲,痴情的引导,干扰,但这一切都是她选择的。她,我觉得,可以是所有女性学习的对象,不要被外在的名声,地位,外貌欺骗,也不要被痴情欺骗,做自己的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方能活出精彩。
三个人,活得都很精彩,虽然那些爱他们的人,为了他们爱的,牺牲了很多。乌尔比诺完美,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男神,弗洛伦蒂诺,真实,一个偏执的人一步步走向成功,万花丛中过,暮年终得爱人。而费尔明娜,不就是我们时常提到的女神吗?让人爱的死去活来,只是我们可能不会是男神乌尔比诺,也不是痴情男子弗洛伦蒂诺罢了。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不信任后面那种人,他们一旦越轨,就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就好像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一样。但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他们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不承认自己和妻子的矛盾源于家中压抑的气氛,而是认为那源于婚姻本身的性质,一项荒谬的,只能靠上帝无限仁慈才得以存在的发明。两个几乎完全互不了解的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性格不同,文化不同,甚至性别不同,却突然间不得不承诺生活在一起,睡同一张床上,分享彼此也许注定有所分歧的命运,这一切本身就是完全违背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