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一本书上讲过类似的内容,我得回去翻翻
最近又翻了以下视频app上的古装电视剧,在看《浮世双骄传》(我连名字都记不住,记得大概是讲两姐妹的,才去翻了app的观看记录)。我一般是这样刷剧的:拉进度条,快速了解剧情。如果是已完结的就会熬夜凌晨三四点一天最多两天看完,痛苦一两天,如果未完结的就更痛苦,因为每天晚上都要追,这就让我的内疚感每天晚上都延续,我也曾想过我先忍着,等完结了我再一起看,但往往失败,就像一种毒瘾一样总想满足了再做其他事情,晚上的时间本来就少,看完电视剧就没有时间学习了。而这种不能自律的状态又加重了我的内疚感,感觉很糟糕。在追这个《浮世双骄传》的时候,我不小心又在另外一个app开始了古装剧xxx(我依旧记不起名字),看了几集,神奇的事发生了,我突然对两部剧都失去了兴趣(虽然我还是会看完,这是我的另外一个癖,一般开始了的都会看完结,实在糟糕的就直接看最后几集)。
我想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就像吃糖,即使你很想吃,但是吃多了就自然不想吃了。当然要吃到吃不下了才放弃,那自然是很不好的习惯,于是我往深一层思考,到底如何避免,略有所成。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专注在A,那么就很难再分出更多的精力专注B,如果想不要沉迷于A,不是抑制对A的专注,不是碎碎念“不要A不要A”,而是要找到让他专注的B,那么他的注意力自然就从A转移到了B。A的欲望压抑了吗?没有,只是分流了,被分到B去了。
我们说不爱学习,是因为没有被学习的魅力所吸引,而没有被吸引的原因是不得其法,如何得其法?这要分成年人和非成年人。成年人的学习一定要实用,学到一个理论一个模型,就要和生活工作联系起来,使劲地联系,哪怕这种学习的进度极慢,也不要速进,因为只有体验到了这种学以致用的滋味,才能激发极大的学习性质,否则会越学越受打击,你会觉得学那么多对改变现状没有任何帮助,积极性备受打击。慢下来,努力思考。越思考越有味,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真谛就在于此。
小孩子的学习,那是要引导,也可以和实用联系起来。我家一岁多的娃学得最快的是有情景有动作声音形象的内容,比如我给她唱“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是敬礼和握手的动作,“你”指向她,“我”指我自己,“好朋友”我用两只手给她比了个心形,她很快就学会这些动作了。还有看《Pat the bunny》里面就有很多动作,她每次一边翻“bunny is sleeping”那页,一边把食指竖起来放嘴前发出“嘘”的声音。
大一些的小孩,比如说小学,他们应该怎么学习?最近看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芬兰那一集展示了芬兰天堂般的教育体系。他们在树林里学数学、学识物,他们把这种称为情景教学,以后孩子不记得上过的数学课、科学课,只记得做过的这些项目。这种乐中学的模式,其实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实用模式。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中国人在芬兰与芬兰人结婚后生了三个小孩,有一次他批评孩子并在孩子脑门用手指弹了一下,就这个事,家长双方多次被学校约谈,每次都长达两三个小时。芬兰是完全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成长。他们不会过问孩子的背景是什么,“我们接收的是孩子,跟家庭没有关系”,孩子们对成功的定义是“结婚,有自己的家,有一份工作就很成功了”。他们的老师也没有升学压力,按教龄提升工资,但他们都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去,钻研教学方法。教师们首先会考虑提升自我,因为“我学到的知识,也是我能教给孩子的”。芬兰对带着孩子出门的妈妈是极包容的,“Mummy is the boss”,不用担心在公共场合吵到别人,做公共交通工具也无需购票,这不只是福利,更重要的是方便了带着孩子的妈妈。公共场合有很多特意为孩子建设的活动场地,到处都是孩子玩耍的乐园。孩子学什么学得怎样都会得到鼓励而非打压,不会出现“你唱歌就像念书一样,你不要唱了”、“你就不是学这块的料,别浪费时间了”类似这些训斥和打压信心的言语。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平等的,没有哪所学校是最好的,“the best is the nearest”。
这样一整个教育体系,中国还要多少年才能达到,也许永远不会达到,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这种教育模式不一定适合我们。但却是我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