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学传统文化很热,好多朋友开始品读国学经典。但是很多哲学类的作品,不下点功夫,仅仅是诵读,真的做不到“其义自见,”像《大学》就是如此,有多少人能够清楚的说明白,什么是《大学》?多数人不过是一句“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罢了。对于篇名《大学》,能理解的也同样很有限。
不论我们是否观察、思考人生,我们都在人生之中——冯友兰
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苏格拉底
《大学》就是一篇教导人们如何修正自我、反思自我、规划人生的步骤及方法的文章。
如果直接把《大学》原文翻译成白话文,就能够透彻的理解不太可能,更谈不上学以致用。我本人查阅过目前书店里的多个版本的《大学》,要么是非常简单直白的注释,要么是那种截取《大学》中的某段文字,然后加上很多的历史故事,再加上鸡汤型的感悟和道德说教。在我没有下功夫去学习了解之前,读此类注释本始终理解、意会的不甚痛快,就如隔靴搔痒一般。虽然也有译文,但是仍然很难理解。
所以在我能够勉强理解《大学》的时候,就想把我个人领会到的内容和想法做一简单分享,我自不量力的想把文章中蕴含的深奥哲理,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做一通俗化的解释,成为人人都可以理解领会的入世、治世哲学。然而,凭我的知识储备和学识水平,就也敢注解《大学》了吗?
那自然是不敢,前面也已经作出说明了,是“我”个人在读《大学》的时候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完全是供各位参考,即使是错的,也是给各位朋友一个错在哪、如何错的观念。愿我不成熟的想法和浅见,能够给各位朋友哪怕一丁点的帮助。路漫漫其修远兮,愿君奋进而求实。
什么是大学?
大学,是大师之大,不是直白的大小之大。是和小学相对而言,古人八岁开始学小学,十五岁开始学大学。所谓的小学,自然也不是希望小学的小学,关于小学的说法有两种:
一、一种说法是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礼:对待父母、老师、长辈时言谈举止的礼节,还有一些重要场合、活动的礼仪。比如今天的中小学生升国旗的仪式,还有成人参加各种重要的会议、饭局,该如何站立,如何坐,站哪坐哪,都是礼。再比如政府部门开会,什么级别的领导坐什么位置,谁先讲话谁后讲话等等。
乐:古时重要场合所奏的音乐,一般就是婚丧嫁娶,在就是政府组织的大型祭祀。今天中小学生升国旗时所奏的国歌,也是乐的一种体现。国庆期间的阅兵奏乐,同样也是。
射:射箭。
御:驾车,驾驶马车,就像是今天的驾驶机动车。驾驶本领,今天好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把熟练驾驶机动车为一项基本要求。
书:能够书写,识文断字。
数:即计算,还有一种说法是阴阳五行风水之术。
二、洒扫应对进退之学,《论语》中指打扫家务、知晓迎宾送客,对答交流的规矩。
洒扫:古时房屋的地面都是土的,不像今天都是此状、木地板,所以扫地之前要先洒水,再扫地,以免屋内尘土飞扬,所以叫洒扫。引申到今天就是在家要勤快,积极的做家务,保持家庭整洁和个人卫生。
应对:是指在跟长辈、老师对话时该如何回应、对答,不知朋友们有没有感觉,今天不少孩子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比如:见了老师、长辈既不打招呼也不问好,跟大人或者陌生人说话时直接说“喂”,还有的孩子,父母长辈怎么喊都不吱声。
进退:指跟师长或他人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应该遵守的顺序,比如说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得先下后上。我小时候的公交车就一个门,还有售票员,到站时售票员会一直说要先下后上。再比如等电梯的时候,也应是先下后上,有些人还没等电梯里边人都出来,电梯门一开就慌忙往里挤,结果就是往外走的和往里挤的堵在电梯口,乱成一团,再比如吃饭的时候,尤其是重要正式场合,跟很多人一起吃的时候该由谁先吃,怎么吃等等。我是山东人,我们山东的正式饭局,要讲究主副位次怎么坐,吃喝的时候是什么顺序什么规矩,都是明明白白的,在山东人的饭局上,如有人不按规矩来,乱喝一气,会被看做是异类。
朱熹说,大学即大人之学也,就是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习的。另一种说法,为大人物之学,大人物毕竟是少数人,由此看,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的,更不是只要学了就能学有所成的。
非常明显,《大学》这篇文章在今天已经是人人都可以读到了,随便一个新华书店就能买到带有译注的四书,网上也有,但即使条件允许,也不是人人都买来读的,有些朋友买来自己不读,让孩子读。还有人就是不喜欢读书学习,再者,也不是人人都能读得懂的。
作者曾参在写《大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距今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受教育的(从这个方面看,孔子在那个时代提出“有教无类”,让每个人都接受教育是多么伟大,截止到今天,我们的教育普及也没几年),所以此文在那个时代只能是那些公卿大夫贵族子弟才有机会读到,才能够接触、学习到的。
这些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和人民,此文是传授或者说劝说这些王公贵族如何更好的统治、管理自己的封地和人民。对于没有土地最低等的贵族士来说,他们没有封地没有人民可管理,至少先管好自己,学好本领,再去各国游说,任职,奋斗。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大学,实际上更倾向于大人物、大师之学,也可以说成功学,即成功的方法步骤,教人如何走向成功的,但并非是地摊上的那些鸡汤型的成功学。
一点浅见,贻笑大方,欢迎讨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