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目的不在于表现,而在于反思。通过朗读去表现,表演系的教授都未必完美——用声音拿捏语句,表现情感,那得是多难的事?
学生只要朗读后,对相关语句有反思,就成。朗读前心里默默把握语词,朗读时注意了用语气和节奏想表现点什么,坐下后心里有一些事后之回想,齐活。无论如何,朗读中,教师要随时叫停,指出哪一点还要读的好一些,这可以任意叫停,因为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很好滴表现出什么,但是,正因为你叫停,他坐下后的反思程度才更深些。叫停不是为了叫他艺术表现力如何如何,是叫他有对语句的有反思和更敏感。什么时候,能达到即便故事本身平淡无奇,讲诉它的人却泪流满面。这孩子那份本缺失东西就补足了。情感,是在最平淡无奇的故事里被衡量的。越是追求催人尿下的故事,越说明听故事的人情感苍白。情绪≠情感。
韩剧是对情绪的刺激,你看韩剧也流泪。然而,真正怀有情感价值的作品,演员总是鼻翼轻轻一颤,就使观众眼泪下来。这就是艺术作品的双重语调,它在同一时刻同时显现。即,既述说又表现。——以哭笑为例,演员既要哭笑,又要在这个哭笑“之中”,告诉观众为何这样哭或者笑。所以,艺术必须是间接的。演员要“哭那个哭”和“笑那个笑”,简称哭哭,笑笑。这种双重语调需要平衡,情感倾向于前者,演员暴露了自己而失真,倾向于后者,表现过度而失真。这个“真”是以艺术的真实为尺度的。所以,不必追求学生朗诵动人。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