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问答:
我们对于爱情的执拗,对于成功的渴望,是否跟从小受到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关系。
比如小时候的每一次考试,如果老师跟家长都可以往“没关系,尽力就好”的方向去引导,是不是长大后的我们,就不会那么在意输赢,在感情里也可以多一些理智,少一点执拗?
思考了一会,写下自己的想法:
有个观点:长跑中越是表情狰狞、全身使劲的人,越跑不动,越容易中途放弃。
就像长跑用力的重点是核心+臀腿发力,那么表情用力,就会消耗掉人本来有限的能量,分给跑步的能量就会少了。
再加上,跑步本来就是一个需要练习过程的事情,你想一口吃个大胖子,第一天就跑完一个马拉松,除非你想飞升!
回到太用力这一点,既然长跑是一个长期过程,那么你就按照远景目标-大目标-中期目标-小目标这样,一层层分解下来,落实到每天自己需要做什么,然后什么都不想,只管机械的做完需要做的事情就行了。
这个过程切记,不要给自己加太多心理戏,人的身体和脑袋的想法,就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思想暂时不清楚,那就身体先动起来,排除内心戏,把全部能量和时间用来做好身体的动作即可。
往往做了几分钟就会发现,自己沉静下来了,思想开始配合身体的动作去练习和提升了。这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