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从昨天除夕说起。
以为那个需要打卡的早起群,是昨天早上开始,头一天晚上就小小准备了一番,定了三个闹钟。结果早上5点起床之后,赶紧去打卡,发现群里面没有任何动静。于是再去阅读活动规则,发现还要再等一天。
该干啥呢?当天朗读的材料没有更新,还不能开始,就先去听头一天晚上尹航欧巴的课,听完课大概50分钟,接着用一小时朗读当天的材料。
虽然起早了,少睡了一个自然醒,但还是觉得,早起一会儿,就好像多出来了很多时间一样。
看微信朋友,发现刻意练习的同学在发大红包,并且还说,看吧,早起一会儿,红包都不用抢,很多在的同学都发了红包,大家情绪都很高涨。那个时候,是醉鸡汤时刻。
接下来,天天用英语的活动反倒有点辜负了期待。一开始大家都想发图片和说说的时候,却没有权限。估计后来工作人员也发现了气氛不对,开始调整,对所有人开放权限可以发图,却也没有把气氛调动起来。
晚上9点听课不一样的世界,很有收获。原来元认知能力的实践是觉知细微差别的能力。发现自己在听课的时候,会故意跳出来想一下,他先是怎么开始的,从一个他自己经历的故事开始,明白了感知到细微差别的能力很重要。于是一路思考,最后有自己的答案。
这个能力怎么获得呢?
有方法,自己听自己的录音。这是针对语言的学习。
用十分之一的速度来温习一遍电影,会有不同的发现,这在之前正常看电影的时候是不会觉察到的。
用最慢的速度阅读之前读过的书。尝试去发现之前没有被发现过的,作者的观点。
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的方法,冥想,不用有过多要求,只需要发觉注意力跑走了,拉回来。这样的过程,每天能持续都做到,就已经是在锻炼元认知能力了。
有多重要呢?因为你可以觉知到自己的变化,而觉知到变化,是你得到的细微反馈,这个反馈会让你持续坚定的走下去。
听完后发现朋友圈里都在发送祝福了。很多人发红包,发现过年,气氛最高涨的时候竟然是除夕。家里人也都在按部就班的准备着,我偶尔凑凑热闹,回到老家之后,换了电脑和网络,博客也不能正常打开。硬着头皮也要开始尽量去写能发表在简书上的文章。
(二)
写完这些流水账,想来问问自己,这两天,我学到了什么?
看了半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又听了一遍笑来同学的讲座。按时每天用英语。
有什么重要的领悟呢?
也是在除夕,完成写作之后,收到了一个朋友的祝福,很受鼓舞。发现原来你虽然只是自顾自的默默埋头努力,以为自己是在欣赏风景,但是你自己认真努力的样子,也已然成了别人眼里独特的风景。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认识很多人的时候,就以为有很多朋友吗?你有具体想过你和哪些所谓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现在越来越服气一个说法,学习才是最高效率的社交。实名一定是最划算的。简单,看透本质之后的最节省时间又是最高效率的选择。
而又有多少人,是可以从朋友到战友呢?
战友其实很难找,绝对没有一开始自己想的那么容易,因为,如果你不够优秀,你就只能是个索取者,而这不会是真正的友谊。
用不用心别人一定能觉察得到。
这个时候又想到了在学习群里面,大家会讨论有人为了影响力是不是有点过于执著。而我怎么想呢?所有真正有用的方法其实没有多少,就那么多,得到上面那么多的老师,厉害,其实那些真理,那些有用的观点也不是他们的,只不过是他们先发现,并理解了那些概念和方法,然后有能力把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解释的更明白一些,给还没有见识到这些概念的人读。
最本质不是质疑那些是不是车轱辘的话,而是,先结实的把那些概念和方法学会了,改变了,受益了。
(三)
关于成长,除了自己学习,我也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呢?
除了自己继续刻意练习之外,如果我觉得有什么好,我也会忍不住的和别人分享。这一次回到家里来,见到一个晚辈,刚读大学,我们聊天,我给她说了怎么科学上网,怎么继续现在就开始把英语用起来,刚才发微信给我说,她已经买了课程了。看到一个人的眼睛里开始发光,每天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不是自己也会幸福呢?
所谓教育就是见多识广。如果你周围的小伙伴都没有学习的习惯,觉得智商是固定的,你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多鼓励别人,哪怕只是曾经成为别人前行路上的一点点微弱的火光也好,心里的喜悦也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