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晓书馆,看到这么一本书《爱上植物的第一本书》,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观察植物的人,每次和我儿子出去,我也没有那个耐心去和他看植物,我也不懂,今天看到这本书,还是好奇了下,然后就被书的目录和序言吸引。
这本书用一种非常轻松的语言,带你进入植物的世界,在学会观察植物的时候,也可以去观察自己。
1)扩大自己的接纳度
作者在序言里说的一段话:植物为了阳光,努力拔高、蹿起,即使弯弯折折也在所不惜,这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了悟。植物各有姿态,是因为她们各有特质,因而发展处不同的生存模式,我也因此明白: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有多么重要。
这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想起自己前段时间的一个觉察,是我从TA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过往的点,然后感慨自己终于走出了这样的模式,但又对TA人这个点,有些幸灾乐祸之感,事后,又觉察后,就对自己说:每个人的现状,无论是怎样的个性,都是只是对自己的的保护,我没有资格去评论对错,而我也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而已。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又扩大了一圈。
2)一切皆为你而来
作者在书里提到一种树,这种树在中山陵有很多,就是那种有刺和瘤状的树,看着有点小恐怖,可是你不知道,这正是植物为了活命,不得已演化出来的生存策略。这是他们防卫、救命的法宝。
我们知道有些花很鲜艳,还能散发出让人愉悦的味道,而有些花就比较普通,还散发一些腐臭味,其实这些也是花的生存手段,鲜艳的颜色吸引小鸟来帮忙传粉,而不同的味道,也是为了吸引不同的昆虫来帮助自己。
这段我想到了吸引力法则,还想到了《人生脚本》这本书,这本书里对一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比如小红帽、灰姑娘里所有人物的行为及遭遇做了非常详细的心理和行为解读,任何事情的发生,你可以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但你自己本身绝对不是无辜的。所以,平常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常常感到震惊、意外,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让我遭遇这些时,在气愤的同时,不要把锅都甩出去,也看看自己,你就能找到问题的源头!
3)不要被定义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非常敏锐,你给她小的空间,她就不可能长的很大,但是你一旦给她换了环境,它就能立刻能活跃、伸展起来。
我们总说造化弄人,对植物而言,也是一样的,只是人和植物在造化里谁比较受教,谁更懂得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的感受是:生活中、工作中、关系中,通常你把主动权给谁,在你这里还是别人那里?昨天的亲密关系卡牌,让我觉察到,我是一个逃避者,不单单是关系里,甚至在工作中,我也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被动的位置上,这就是自己给自己的限制,总是把自己放在某个定义里,自艾自怜。
最近很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刻意营造出的环境氛围,特别强调女性的年龄和状态而打造出的励志,也是一种对年龄的定义和不接纳。节目的本意是好的,我不否定哈!只是这种形式多少还是有点拧巴。
最后,很推荐《爱上植物的第一本书》给宝妈,这边书看完,你就真的可以带着娃,到大自然里,一本正经的告诉他如何观察植物,植物的叶子上的脉络是什么功能,为什么叶子上有些毛茸茸的毛,哈哈哈~[/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