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以后发生了一个小的插曲,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家里衣柜的柜门,拉合掉下来了,向爸爸求助,让他帮忙修一下。孩子爸爸一边查看一边抱怨说,这柜门是谁拉的?怎么都成这样了,马上就要掉下来了。
然后想搬凳子,站在上面去修柜门。但是家里的凳子上面,放着我未收拾完的书,溜溜地摞的挺高。
爸爸皱着眉头再一次抱怨,非常的不耐烦的继续抱怨。
我当时内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你要修就修,不修的话别这么多事儿,嘚啵嘚的这么多抱怨,真讨厌!
然而,我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跳出了恶性循环的怪圈,马上说,爸爸,这点小事不值得你生气,今天先不用修了。
然后,我就带着孩子复习功课去了。
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爸爸又过来了。这次他不再抱怨了,把凳子上的书一点一点的搬了下来,最后站在凳子上把柜门修好了。
我也立刻反应到,孩子爸爸可能也感觉到自己当时抱怨,没有一点用处,而且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他看我的态度没有像以前那样强硬,整个人的状态是柔软的。我觉得他现在想开了以后立马过来帮助,我应该很感激才对。
儿子不愧是家里的粘合剂,他大声的对爸爸说,爸爸好棒啊,修好了柜门,爸爸好厉害。
我也立刻赞同的说,爸爸好棒啊,修好了柜门,爸爸好厉害。
最终,这个小冲突在我俩的赞扬声中,被化解。
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以柔克刚吧,谢谢自己当时的温柔。嘿嘿嘿,感觉自己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