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笔者是一名电商产品经理,在进行拉新裂变、任务签到、会场促销等产品业务构思时,发现都存在着同一个业务问题,即“如何引导用户完成指定的核心行为,并达成核心结果”。
比如说,在构思拉新裂变活动时,涉及裂变发起分享者与裂变被分享者,对于发起分享者,首要的核心行为是发起活动,核心结果是成功完成活动;对于被分享者,首要的核心行为是帮助分享者完成指定操作(助力/砍价等),核心结果是成功帮助以及发起新的一轮裂变。
这一系列的转化都是围绕着业务的核心目标进行的,在产品设计以及实际监测复盘中都应为此负责。驱动转化提升,都离不开激励的设计。
因此,笔者从多项业务设计以及对竞品的观察分析中,提炼出此【行为-奖励模型】,作为面向此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实际使用时仍需要因地制宜,产品经理没有万能药,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分析。
目录:
1、什么是行为-奖励模型
2、为什么要用行为-奖励模型
3、怎么使用行为-奖励模型
What:什么是行为-奖励模型
1、行为:需用户完成的指定操作,比如点击按钮、发起活动、浏览页面、下单等
2、奖励:给予用户的利益,分为易得利益与不易得利益,比如5000万现金红包、iPhone12、免单、现金等。
3、行为-奖励模型:即利用奖励利益引导用户完成指定操作。行为是用户付出的成本,奖励是用户收获的收益。
Why:为什么要用行为-奖励模型
1、拒绝盲目设计:
关键环节可按照模型思考,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奖励对于下一步行为的影响,功能设计时更多是定性与心理学的预测,上线后更多是基于实际数据反馈得出的分析,拒绝过度主观的“我感觉”猜测。
2、体现ROI思想:
可将行为与奖励之间的关系逐渐量化,将奖励/行为>1或者>>1的ROI思想作为大前提,从用户角度思考,参与动力是否足够,给予用户的价值是否远大于付出的成本,而非只会围绕着噱头思考。
比如设计抽奖活动,围绕着行为-奖励的ROI思想,可设置为1分钱抽取1-100块优惠券奖励,ROI至少是100(当然此处是举例子,实际还要考虑业务成本的问题),而不是优先思考这个活动需要用户开通付费会员、活动的噱头是99福利日还是百万现金节。毕竟用户是聪明的,稳赚的事情才会考虑。
How:怎么使用行为-奖励模型
1、确定目标人群:
互联网离不开对用户人群的认知,特定业务功能/活动设计时,都需要先确认面向的对象是哪些人群,这对于整个业务的构思是至关重要的,确定目标人群,设计符合他们画像与行为偏好的业务形式与链路,才是基础,否则容易出现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甚至南辕北辙。
比如90后年轻人适合活泼新奇、前所未有的冒险玩法,诸如花钱抽盲盒、合成照片晒自拍等,但中年人用户未必就能接受。
2、设计关键链路:
人群确认后,就是形式与链路设计的问题。形式千万样,笔者归为发散性创造性的范畴,暂不在此讨论,重点说说链路设计的问题。
链路设计的精髓在于容易。
容易理解,符合直觉;容易参与,步骤清晰;容易持续,下一步提示明确。
1)容易理解体现在:产品的用户教育。一是被动教育,即用户的可阅读性,是否符合基本的理解逻辑。比如抽奖,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抽奖次数限制如何,抽奖的奖品有哪些,抽中的奖品怎么发放,体现在页面设计的方方面面。二是主动教育,即主动给予用户的教育/引导,是否能让用户快速理解。这一点拼多多以及部分游戏做得比较好,可以理解为一种新人模式。
以拼多多-助力领现金为例子,首次参与时,大致链路是:页面弹出红包-用户点击/倒计时自动拆红包-系统助力一次-成功助力一笔金额-分享按钮引导-头像区域闪动,全程“带玩”,容易理解并可快速上手,因而该活动在微信群里开始时,基本上很少人会问哪一步该怎么操作(这是一个侧面的效果印证)
2)容易参与体现在:链路的简易性设计。比如说一键分享、一键登录并助力等,缩短不必要的参与流程,这是业务流程设计的基本功,也就是所谓的用户体感设计。
3)容易持续体现在:再次启动的便利性。反面例子来说,是某些银行的抽奖活动,第一次进去,第二次就找不到在哪里了。正确的是,再次激活的消息推送也好,离开时的强化提示也好,都需要明确告知用户再次激活的方式与途径。
3、梳理行为所需的成本:
基于前2点的基础,进入正题,分析梳理用户每个核心环节的成本,此成本包括心理成本、实际成本(金钱、时间等)。
1)首先是心理成本:即如何获得信任感的问题。用户本身是警惕而敏感的,尤其是涉及到付出的问题,更需要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线。
信任无非围绕着几个问题:是否真实?是否有风险?
以上均可以从众心理与信任背书进行克服:
从众心理:即利用其他人的力量影响个体。比如将参与人数情况、参与的个例情况、成功案例的展示灯,让用户觉得还是有其他人在参与的,例子:拼多多的XXX已评价、XXX已提取XX现金,都是明显的从众心理的运用,来增加真实性的心理认知。
信任背书:即利用大众认知认可的代表物作为标的物。比如将上市企业、百亿市值、国家认可等社会公认的概念外露作为背书,以增加信任度。又比如将假一赔十、大牌保险公司承保等降低用户心理的风险认知
2)实际成本(金钱、时间):此项与奖励密切关联,为一个整体的关系,一起讨论。但有个基本前提,即从漏斗的角度来讲,实际成本越少、参与门槛越低,转化会越好,反之亦然。
4、选择奖励:
1)奖励是有自然属性的:人群属性与流量属性。
人群属性体现在:与上述目标人群的匹配度。比如年轻人偏好的奖励更多是潮流的物品,潮鞋、游戏机、布娃娃等等;宝妈一族偏好的奖励更多是与家庭、育儿相关的物品,比如尿不湿、厨具等等;极客一族偏好的奖励更多是黑科技、高科技电子产品……等等。当然也有符合普适大众偏好的奖励,比如现金红包。因而奖励具备针对偏好的人群属性,很多时候跟目标人群有很大关系。
流量属性体现在:奖励本身单品具备的流量。互联网时代,商品本身的流量分配是不均匀的,呈现金字塔或者二八法则形态,即一定时期会有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具备大量的流量的。比如苹果新品发布会时的iPhone12,小米的小米平板,硬通货的53°酱香型茅台酒等等。都是具备大量的群众认知度的单品,称之为流量爆品,本身是会吸引流量关注的。
2)奖励的基本要求:奖励>行为成本,即大家说的钩子。奖励的实际利益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动力的关键。比如拼多多的500块现金提现活动,引起的数量效果就很明显,因为利益足够大,大到大部分用户都能克服分享给朋友、消耗社交关系的行为成本付出(当然里面还有沉默成本等其他设计理念影响)
3)奖励的易得性呈现:无论概率如何,都需要呈现给用户奖励是易得的,即可预期的,体现在每个环节对用户行为的希望塑造上,让用户觉得他的行为付出是有希望的,这样才有利于转化的提升。比如已邀请2人时,提示只差3个人即可抽取500元现金等。时刻保持奖励的希望,行为的链路才会可持续。
以上暂时是方法论层面的模型阐释,后续有机会将继续补充实操案例。本质是不变的,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奖励/行为的ROI是否有吸引力。
2021.08.15 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