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7期“承”专题活动。
老班长在我入职时已经58岁了,比我父亲还大了十岁,对我来说,他是地地道道的老班长。
我们班其实并不大,加上班长6人。两个师哥,两个师姐。虽然都是师兄师姐,却只有一个是老员工,另外3人都是早我一年的新手,于是老班长成了我的师傅,由他亲自带我。
老班长是位高级工程师,一辈子钻研业务,所以快退休了也只是个班长。班长在企业就是个小团队的负责人,还够不上级别。在我们公司,做到部门主任才算有职位——市级央企类似于公务员中的科级。待遇比普通员工要好很多,但班长有没有津贴我不知道,工资条都是保密的,没人会跟我这个新人说。
在我们这种企业,一般这个年纪的人基本都不干重要工作了,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前稍微轻松点好像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有些中层待遇更好,到了卸职年龄,文件一发,人就不来了。基层员工愤愤不平,毕竟他们得干到退休前才能歇口气,而干部就可以提前几年退下来。单位也在思考如何改变这条惯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组织调研,想要扭转局面,但最终却不了了之。也不容易,中层平常都是动口不动手,习惯于发号施令,退下来不能管人管事了,要做具体工作动手能力又不强,新领导可能是原部下,也不好意思去管老上级,这样尴尬的局面下还不如让他们回家,给公司省点水电资源。
可是老班长不一样。年纪到了,工作却并不懈怠。每天到得最早的是他,办公区虽然不,但他会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启一天的工作。我们组是负责给各生产一线机房提供维护服务的。师哥师姐们也都根据责任片区进行了分工,各司一职。
作为班长,其实并不用负责具体的片区。但老班长却主动负责最远最难的机房,他的办公桌有台固定电话,每个报障碍的电话都会打到上面,每次接电话他都会拿出记录本,详细地把问题情况写下来,如果是能在电话里指导解决的,他就会耐心地教机房工作人员自己解决。如果机器去了问题,他就会亲自前去解决。
因为老班长负责的片区偏远,坐公交并不方面,我们俩就骑自行车前去。按照公司的规定,我们这属于公务出行,是可以申请公务用车的,但老班长却说,部门只有一台公车,留给别人用吧,我骑自行车习惯了。我听了心里直嘀咕,你是习惯了,我不习惯。老班长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小王,你是不是觉得骑车辛苦呀,你想呀,我们骑车去,既省钱又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多好。我虽然只是一个小班长,但我从入职起就是这么想的,不给企业添负担,能节省一点就一点,我要对得起公司发给我的工资。
在跟老班长出勤的日子,老班长尽心尽力为基层解决困难。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设备的维修中,那台设备其实已经修过很多次了,但公司一直以成本费用不够没批换新。机房班组也没办法,老班长只能一次次去修复。每次修好后管不到几天又要修,老班长于是打报告,要去找总经理申请。这不属于我们班组的职责,我问他为什么要亲自去要设备。原以为是他嫌麻烦了,结果却让我再生出一丝敬意,我们辛苦一点没事,但不能让基层影响生产呀,领导可能对下面的情况了解不全面,我去说明真相,他或许就同意了。
那一刻,我对老班长的敬仰已经不仅限于仍坚守岗位,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他的职务虽小,管的人也不多,却是一位时刻为公司为基层着想的螺丝钉。
跟着老班长学了两年,他就光荣退休了。走的时候,他只带走了一箱子十几个笔记本,全是他的工作记录本。
从那以后,我一直坚持老班长一心为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总会用老班长的作风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为我工作的引路人,老班长的作风就是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