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之一
人间若有天堂,该是南极的样子。
遥远神秘的南极,只能存在于科普知识以及探险传奇里面吗?
知名作家毕淑敏老师,就以令人敬佩的勇气,于65岁不再年轻的年龄,踏上了南极轻探险之路,把南极“拉”到你的眼前,以她真实见闻和真切体验,给大家带来远离俗世的极寒之韵。
本文撷取原作中精华部分,围绕南极的极端艰险、奇诡魅力、复活节小岛的神秘几个部分,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鲜活感悟。
读罢掩卷,那位为自己动手割掉阑尾的医生,那黑的冰、那极致的南极蓝,有趣的“对拓点”,是不是都已经深植于脑海,凑成一个更生动更具象的南极,在向你发出召唤呢?
附wisdom静水的佳评,担负起知识扩展之用:
每个人的内心都被诗和远方蛊惑着,每个人的人生又被眼下和现实蹉跎着,恐怕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真相。总是蠢蠢欲动想离开,但又被逼无奈留在原处。
而毕淑敏不一样,她坚定的践行者自己心中的梦想。因而她除了作家、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之外,还成了旅行家。
《世界如锦心如梭》记录了她114天绕球航行的经历,她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大陆首次环球航海的公民。还有这本《南极之南》也是她的旅游记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她用文字说出了自己的内心话。透过她的笔端,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奇异与精彩!
人心的宽厚与世界的博大融为一体,读这样的文字,也能略略弥补下自己被禁锢的脚步。
借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也是一种幸运!
今日推荐之二
清末民初的乱世,雪灾和匪祸并行的艰难,被骗婚骗钱的遭遇,这样悲剧底色铺陈的暗灰色调,唯有人性之光能照亮人心。
在《文城》这部小说里,这束光来自林祥福、陈永良、顾益民这些颇具传统伦理道德的普通人身上。
尤其是林福祥,他把人间“情义”二字,深深地植入到精神血脉之中,使他在世俗生活里的一举一动,都悄无声息地彰显着多种珍贵品质。
读一部书,感受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同时也从故事里体味诸多人文情怀。本文作者没有对“文城”的意向、以及人物情感纠葛进行深挖,而是从底层视角出发,关注男女主人公活着的常态,来细细品味人心人性。
本文的解读,重点聚焦林祥福这个人物身上那些美好品质,并揭示出这些品质与他的乡绅身份,与他一直接受传统书塾教育和深受家庭观念有直接关系——他所有的善与暖,都是心中那根深蒂固的观念支配下的本能选择。
“命运给予他苦难,他却用它酿出甘甜。”
这恰恰与那个混乱倒错的时代背景,构成了对抗性的张力。
集中忠、信、义、勇、勤的林祥福,让人心生向往。习惯逆来顺受,忘记了为自己而活的小美,终究与林福祥失之交臂,让人忍不住为她的抉择唏嘘慨叹。
这些小人物,与他们的群体,在与悲苦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一起构成中国的精神脊梁——这也是本文主旨之所在。
本文另一亮点是情感真挚充沛,尤其那些人世艰难、人性温暖、人在命运里浮沉的感慨,都传达出人世沧桑之感。
小记:
今天,是在春寒料峭里奔走的一天。
载着老妈去银行的时候,车子又被停车场入口摆放的石头怼了。
不是前脸,前轮已经过去,这块不高不矮的扁平石头,位于我左前方的视线盲区,把前门下边的塑料护板怼变形了。
我手潮是肯定的。但是它这个入口前的大坑,靠右自由停的汽车,都是几个意思?要不是躲它俩,我能自我暴露车技问题吗?
算了,因为带着老妈,又冷风嗖嗖,匆忙拍个照,就退出来了。
忙活完老妈的任务,给保险公司打电话,一报地理位置,业务员门儿清,说,在那里折的车乌泱乌泱的,怼的位置都一致。
那么,为什么呢?这块儿石头存在的意义何在?
为什么不搬走处理掉?
唉!这一言难尽的人世间……
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都是网络视频报保险了,真是方便。
只是悲催的,我的驾驶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