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在新时代的宏伟叙事中,年轻干部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更应以“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的担当,在时代的经纬线上绣出赤子丹心。
以史为锚,在血脉传承中淬炼忠诚本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年轻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华文明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这些波澜壮阔的篇章中汲取爱国养分,让爱国之心深深扎根于思想深处,将为国家奉献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灵魂里,进而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动力。要强化“知行转化”训练,定期开展“典籍中的治理之道”主题研讨,将“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细化为“一岗一责”的行动清单,让文化自信成为践行爱国之志的内在驱动。
以践为刃,在躬身力行中锻造实干筋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的报国之志需落地为“丈量大地”的行动自觉,践行到具体的实践中,而基层就是最好的练兵场。要主动深入到艰苦边远的山区海岛、乡村小镇、社区一线等基层岗位,在那里直面群众的各种需求和问题,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将爱国情怀与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结合,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干笃定前行,让报国之志在基层的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新破局,在变革前沿挺立担当脊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面对百年变局的复杂挑战,年轻干部要树立高远的志向,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各个领域勇攀高峰。要锻造“破壁思维”,主动突破“舒适区”,敢入“无人区”、敢探深水区,无论是基层治理、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要展现出敢为人先的精神,勤学善思、不断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日日新”的进取姿态诠释报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