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新生
玉兰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夏青的毕业论文答辩顺利通过了。沈渊特意推了上午的会,捧着向日葵站在教学楼门口,引得路过的学生频频回头。
“恭喜夏博士。”他接过她手里的文件夹,自然地牵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戒指,“晚上想吃什么?我订位子。”
“想回家吃奶奶做的玉兰饼。”夏青笑着踮脚,替他拂去肩上沾染的花瓣,“早上出门时,她打电话说面已经发好了。”
老宅的院子里,老太太正坐在石凳上摘菜,看见他们回来,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往厨房钻:“马上就好,小沈最爱吃的甜口,青丫头爱吃的咸口,都做了。”
沈渊跟着进厨房帮忙,夏青靠在门框上看。他穿着家居服,系着奶奶绣的围裙,笨拙地给面团塑形,面粉沾在鼻尖上,像只偷吃东西的猫。阳光透过纱窗落在他身上,柔和了他平日里凌厉的轮廓。
“当年你妈也总在厨房帮我打下手。”奶奶揉着面团,忽然开口,“她说等小渊长大了,就教他做玉兰饼,给未来媳妇吃。”
沈渊的动作顿了顿,鼻尖的面粉抖落下来,夏青走过去,用纸巾轻轻替他擦掉,听见他低声说:“妈,我学会了。”
仿佛是回应他的话,夏青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医院打来的——周明的儿子顺利捐肾,手术很成功。
“太好了!”夏青挂了电话,眼眶有些发热,“周伯母有救了。”
沈渊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都在慢慢变好。”
午后的阳光正好,四人坐在院子里吃玉兰饼。奶奶讲起当年她和林医生、夏青外婆一起,在这间厨房里偷偷煮火锅的往事,母亲偶尔插一两句话,笑声像风铃一样清脆。夏青看着沈渊认真听着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遗憾和伤痛,都在这春日的暖阳里,被慢慢抚平了。
傍晚的时候,夏青收到一个快递,是出版社寄来的样刊。她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收录进了年度优秀论文集里。
“厉害啊,夏博士。”沈渊翻看着样刊,眼里满是骄傲,“以后是不是要叫你夏教授了?”
“才不是呢。”夏青脸颊微红,“我打算毕业后,去社区医院做志愿者。”
她想起外婆和林医生,想起她们对医学的热爱和对病人的温柔,忽然觉得,这或许是另一种方式的传承。
沈渊没有反对,只是握紧了她的手:“我支持你,需要什么,随时告诉我。”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院子。玉兰花瓣落在石桌上,像撒了一层碎雪。夏青靠在沈渊肩上,看着奶奶和母亲相视而笑的模样,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她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新的开始。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身边有他,有家人,有这份跨越了时光的温暖,就什么都不怕了。
而那些关于爱与救赎,关于和解与传承的故事,还在这春日的玉兰花香里,继续生长着,温柔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