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医学
昨天去问诊复查,遇到了一对父女,面对医生,学医的女儿对主治医生说,不想让父亲做肾穿,因为“爱”父亲,不想让微创伤害父亲身体,但肾综的病情程度同时身体还有肿瘤如何治疗?
“主治医生说不查明蛋白尿的来源,无法针对性的治疗,只能暂时开些保肾的药物,才61岁的年龄,为何不做肾穿呢?”
“那做了一定就能治好吗?”
“任何一个医生也无法保证,一定能给谁治好,但至少做了,针对病理,再用药治愈的程度会提升,你是学医的,学医的最应该明白,即使病理相同的个体,体质不同,结局也可不同啊!”
医学是循证科学,是技术,是人学,是仁术。作为肾友,更多的是应该相信科学,也不要把医生当成神,给予他们太大的压力,不论何时医患一同面对疾病,都相互多一份包容理解,包容疾病不苛求,理解医生不强求。
02医院
前阵子看了2016年评分最高的纪录片之一《人间世》,更深刻的理解了,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医院中,同时也是反思最深刻的地儿。走进了这里,你才真正知道:
1.健康意味着一切的前提。
2.该定期体检,不吝惜,若健康最好,若有小疾早根治,慢病时机不等人。
3.金钱是能救命的必需品。
4.你躺在病榻时,到底谁是你最亲近的,对你不离不弃的人,你该珍惜谁,病情好转后再该回报谁。
03医生
记得9月1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举办,诺华协办的“肾科大师行——全国病例品鉴会”上李学旺教授说:“医者父母心,无德不成医,患者要看病有尊严,医生也要有尊严的执业。”的确,仁心,仁术(先医德,后医术)。在每年8月19日定为医师节,当天媒体播放北京儿童医院“B超神人”贾立群“缝兜大夫”(避免患者塞红包)的故事,40年从医,接诊30多万患儿,可敬可佩。
同在中国首届医师节,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记录,86岁秦伯益老人解释医生要有的品质和医术——“菩萨心肠,神仙手段”。
您又怎么理解神仙手段呢?
医生:
A段:
1.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
2.下药衡量利弊、得失,精准无误。
3.善于与患者交流。
4.所在医院平台能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顶尖技术。
5.了解行业内各大医院名医,并能相互借鉴学习,互通有无。
6.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有强烈的好奇心。
B段:成长中,何谈不能变为A段。
你的医生在A or B段?
04患者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有两种人最好治病,即公务员、军人,因为公职人员怕死;军人服从医生命令。这两种人都有一个特征——听话。
真的是听话的就是A段吗?对肾友来讲,如何分辨A or B段呢?
患者:
A段:
1.善于反思疾病成因,并去除病因。
2.关注自己健康,按时随访复查。
3.治疗过程中听医生正确的教诲。
4.保持饮食、运动、作息规律、心情舒畅。
5.平时多了解疾病,以及健康相关知识,有预防的先见之明。
6.不再透支身体,熬夜拼命的工作,找到适合健康的职业选择。
7.慢病疗效慢正常,不轻易换医生,医术医德广受好评的,适合自己的医生(像选择伴侣一样去选择)常出诊最理想,病情变动随时把握。
B段:肾友只是在路上,早晚走上A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