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严于律己」
一、108自律行动营
这一周加入自律行动营,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比较明显的是生活不再一团乱,每天都有所得。这一周每天晚上坚持写日志,在每天的复盘和自我反省中明确一天中时间安排。这样带给我很多好处:情绪不在烦躁不安,能够沉下心去做一些事情,更多关注自己同时还能学到知识。每一天踏实而又满足。很喜欢现在的这种状态,希望能坚持下去✊!当然每天的自律分数都不是很高,这就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无论是自己的生活还是每天晚上的日志都是随性而写,没有形成自己的自律节奏。我希望通过“108”的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慢慢地形成自己自律节奏吧。而最好的改进方式就是输出。
二、谈谈妄自菲薄
记得小时候三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被语文老师选中去乡里参加作文比赛。那时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去比赛只会搞砸,结果真的是落选;大专因为学习认真,成绩一直不错,被任命为学习委员,也是被自己推辞。毕业之后的工作更是如此。“不,我不行”“我觉得我水平不好胜任不了”“人家都那么大方,我怎么就这么没世面呢”……
总是认为自己很差,认为没有积累,看轻自己。在108的每天晚上写日志的时候更是如此,大家都好厉害。为自己的弱小而自卑。其实呢?就是看问题不够全面,自己的思维狭隘才会导致每次都妄自菲薄。一周内如果有时间就会去看看大家的日志,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努力丰富的过着每一天。不存在优劣好坏,在大家的日志中看到不同的生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cc和K叔更是告诫我们要相互学习,关注自己的成长。不一昧的追求完美,做好自己就好。眼界和格局要开阔,不然只能是一只井底之蛙喽!
三、输出
这一周更明显的发现自己输出的困难,虽然定了输入计划,但还是因为临时计划而改变。这一点要加油啦!
读书使人思想深沉,写作使人思维准确。只有一味的读,毫无思考,不加分析的去读,不会有思维上的全面锻炼。但是读书之后的写,则可以让知识升华,领悟到读书的真谛。就像叶老师跟我说的,说谁都会,因为会说的人太多了,但是写却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全面的能力。
写什么?如何写?很多问题需要去思考。
写什么?
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记叙文、说明文这种较为简单的文体成为了我们作文的模式和范例;到高中之后,我们开始了议论文,三点论,再到后来看了一些散文之后,自作聪明地写一些低质散文;等大学之后,就是一些矫情的感情经历比较多了。
写了快15年了,发现真正写出来让我记忆深刻,让我有所思考的文章实在太少了。难道说,我的写作就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心里的发泄吗?我想,写什么的问题就是写作的最原始的目的和意义。写花,可以因为花漂亮,也可以因为花艳俗;写草,可以因为草生命力旺盛,也可以因为草弱小不堪,即使写的是同一个东西,表达的感情也有不同。所以,写什么的问题,也可以换成是“为什么要去写”,只有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时候,才能把这篇文字写好。即使是意识流,也会有一条线索,一个主旨存在的。那么,写什么的问题可以有答案了,写上什么?什么都可以写,前提是你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如何写?
如何写?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仔细去想,如何写也体现了你为什么要写。你可以辞藻艳丽,你可以语言平实,写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如何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把写的内容,写的精神更好的展现出来。当然,我现在仅仅处于思考写什么的阶段和学习如何写的阶段。只有拥有足够的文字输入,才能实现游刃有余的文字输出。如果书都没有读几本,怎么可能下笔如有神呢?所以,如何写对于我来说,可以换成“学习别人如何写”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读书。
知道了写什么,学习着如何写,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际却暗含着很多很多。总是佩服可以写出潇洒文章的人,羡慕他们的博学,羡慕他们的思维,可是,谁又能看到他们在这之前过了多少个苦逼的日夜,读了多少本厚厚的书籍,撕了多少页废弃的手稿?写作没有捷径,就是输入与输出——读书与写作。
如果觉得自己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那么读书吧,用心读,尽力读,总有一天,会迫不及待地把读到文字写出来,我想那就是书满自溢的道理吧。
以上K叔《关于写作的若干思考》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