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蚊蝇的夏夜的确令人向往——就像仲夏夜之梦。
是年盛夏,皓月当空。
几处树荫,三两蝉鸣。
偏僻的乡野尚未被钢铁丛林污染,就连屋里院外,也都只是煤油灯和红灯笼。
本该漆黑的夜晚被几户村家的微灯和漫山遍野的萤火虫拉回到半个白昼。四处张望却并不感到寂寥,除却自然物语和人间烟火外,还有遍布头顶的整个星空。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地有田,伴山有林,伴溪有鱼。耕,猎,渔基本就是全部。当然,院子里还会养上几只鸡,鸭之类的牲畜,当然也少不了猫猫狗狗。
树栖溪边,鸟居云间。
风拂人面,花沁人心。
夏日当头,热浪席卷人间,村庄的路上看到不到什么人。只有树荫下,几个老人,几个摇椅,手中的蒲扇不时摇动。
当然,在这种酷暑下,人们大都在家中午休。待到日落半山,又扛锄入田。
大人们是不太待见夏天的。一日大半的时间都充斥着热浪,整个空气都是粘稠的,虽然穿的不多,但只是稍稍运动,就会使单薄的衣物贴到皮肤上,让人感到不适。
夏天是孩子们的主场。无所事事的孩子们,总是睡到太阳晒屁股才醒,然后在迷迷糊糊中等到了午饭时间。吃饱喝足后,便再次爬到了床上,直到太阳不那么刺眼,外面没那么炎热,孩子们便慢慢悠悠地起床,跑去集结小伙伴们,开始今天的“劳作”。
当然,大一点的孩子已经开始帮衬着家里,或是喂一喂家里的牲畜,或是去地里摘一摘野草。他们的游玩时间好像就仅限于农闲时刻了,他们或许也从孩子变为少年了吧。
尽管大人们一再强调不让孩子们下河,却还是有几个调皮蛋忍不住夏日戏水的诱惑,张开双臂投入了溪流的怀抱。既然阻止不了,那就顺其自然。
在农田没有那么忙的时候,大人们则会带着早已对戏水馋的不行的孩子们,顶着不太剧烈的炽阳,投入溪流,让溪水布满每一寸肌肤。
待到晚霞将至,在大人们的催促下,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溪流,迈向回家的旅途。
狗吠深巷,烟火人间。只是远远的,便能够看到屋顶的烟囱上冒出阵阵云烟,升向空中,随风寻着晚霞而去。
夏日轮转,天空披上了黑色的幕布,无数星光点缀,银河横跨当空,让深邃的夜空变得梦幻无比。
微微凉夜起了风,吹响了孩子屋前的风铃,与知了同奏,伴着起舞的枝叶与身着微光的萤火虫,一起演奏着仲夏夜之梦。
人们围坐在各自的小院中,女人们低头编织着衣物;男人们对月举杯,一口饮下,消去了一身的疲惫;孩子们则围着老人们,听着古朴的歌谣和尘封的往事。
日子很普通,很平凡,但人们却过得充实,过得知足。
光阴不断流走,时间冲刷着一切。让青丝变成了白发,使青砖化为了废土,只剩下几缕清风吹过,带走了这里最后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