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动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生活中,到处都是未经加工的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展示了他是如何对生活中的经历进行解读的: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做卡奈森鱼肉,而另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卡奈森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要收购这个鱼肉品牌。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跑过去跟那个家伙说要给他20万美元,他说要40万;4年之后说给他100万,他说他要200万……就这样一直讨价还价。卡奈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个商标买下来。
最后,卡奈森公司的人无奈地跟那个卖鱼的人说:“我们打算派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自己出。”
那个人非常高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
这是芒格了解到的一段生活经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这件事?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解读深度,就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差别。
这个故事,你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从中收获了什么?
芒格这样写到:
这段历史让我明白,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对于社会文明是非常有用的,正如你所看到的,卡奈森公司会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不属于它的产品。
芒格从一件事中抽象出来一个模型:如果你能给某个公司或某个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声誉,这本身就是激励机制。换句话说,你激励一个人(公司),不一定要给他钱,你也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便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应用到我们生活场景中,比如,部队中的“特种兵”,学生时代的“尖子班”,都是给予了一个”能够保护的名誉“,从而激励别人的行为。就我而言,就是为了回应当初自己说的“看看我能持续行动多久”,而持续了这些天,人还是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啊。
可以发现,从看似普通的案例中抽象出来一个模型,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这种“拆生活”的能力很可贵 。生活的第一手元素材,大多需要自身的”加工“,理解后的经验,反思后的判断,指导自己的认知升级。不然,看完故事,看完电影,完了就完了,没有一点想法;或者,只有一句想法:这家伙运气真好。
想要自己的认知升级,别指望读一个个故事就可以,故事讲完了就结束了,而自己的认知呢?别停在原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