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接了一个纪录片字幕编辑的工作,说是编辑字幕,其实就是最初级的将人物对话一点点敲击成文字。由于人物对话大部分是本地方言,剪辑和翻译人员完全听不懂。第一手影像中所有的人物对话,我需要逐字逐句的转换成文字。一个完整的,未经剪辑的人物纪录片就被我以这样的方式看完了。
影片的主人公M,34岁,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本地姑娘。我在零零散散的人物对话中逐步拼凑出了一些信息。M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北京。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文员,接触到了律师这个行业。觉得这个职业比较有发展前途,于是边工作边自学,利用两年的时间,考到了律师资格证。又因为大学专业是英语,慢慢成长起来的M,在律师事务所负责国际业务。至于是华人在国外的法律纠纷,还是外国人在华的法律服务我无从知晓。但不管是那一个这都是活脱脱的励志剧情。出身寒门,一步一步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不仅毫无背景,而且人生的每一步选择都超出了家人的经验和阅历范围,他们甚至连一个合理化的建议都给不了。
但,这并不是一部励志剧,这是一个关于剩女主题的纪录片。M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她是家中的老四。M出生的时候是计划生育的年代,她的父母因为不止一次的超生,在当年被当地计生部门罚的家徒四壁。连全家赖以生存的粮食都要偷偷放在邻居家才能躲过计生办的抢夺。这样的家庭条件下,父母几乎是顷尽了全家之力供M读书,因为M在姐妹里最聪明。时隔多年M的姐姐妹妹都已经成家,全家虽然倾尽全力培养了M,但并没有要求她回报。因为M的母亲提到了一个细节,自己生病住院手术两次,都是其他女儿出钱出力,姐妹们觉得M工作忙,在外打拼不易,母亲手术一直瞒着她,直到她过年回家才告诉她。农村人朴素的观念里,M尚未成家,仍旧是个孩子。因此即使M定期给父母养老钱,父母仍旧存起来留做她以后的嫁妆。应该说,这是非常善良友爱的一家人。
但是,她们对M的口诛笔伐全部集中在了婚姻上。M未婚,二十几岁的时候谈过一次恋爱,北方农村家庭对于男性身高的过份在乎,导致家人极力反对这段恋情。M在抗争中,也与男友产生了诸多矛盾,最终以分手告终。之后M再也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目前独身,并且乐于享受独身。34岁未婚,在北京可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一个村里却是一件十分醒目的事情。M在大城市打拼十多年,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向往超过了婚姻,并且不愿意为了屈就一段婚姻而选择一个无爱的人结婚。最开始的聊天对话中,家人的态度还算温和。他们觉得M业余时间还在学法语十分辛苦,钱是赚不完的,工作也永远没有尽头。人生不是只有工作事业这一件事。但随着聊天的继续,无论家人怎样劝说M,她都不答应努力把恋爱提上目前的首要日程,对于他们提出的36岁前把自己嫁掉也无动于衷。家人变得愤怒起来。
M的姐妹和母亲完全不能理解,一个女人怎么可以不结婚不生孩子。M马上面临年老色衰,生不了孩子孤独终老的悲惨下场,怎么可以不着急?在传统观念里,女人的价值大部分依靠结婚生子来体现,这样你才有后代来养老,才不会老无所依。尽管M反复强调她自己有能力为自己养老,人只要活得幸福充实就好,不一定非要强加一段婚姻。但父母对她的幸福观嗤之以鼻,并顺理成章的觉得她影响了自己晚年的幸福,甚至会导致自己死不瞑目。M在父母和姐姐的讨伐声中无奈的哭了,不知道是难过于无法沟通的观念还是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婚恋状况。
与M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姐妹们,还是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早早的嫁人生子。人生的目标大部分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供孩子念书,让他们摆脱种地的命运。节制欲望,积攒积蓄,以备不时之需。而M赚了钱报各种有用没用的学习班,出去旅行,给父母买各种昂贵而不实用的东西,毫无积蓄理财观念。M轰轰烈烈的人生在父母看来是离经叛道。M在父母姐妹的讨伐中像个罪人,这中国式的爱不知道会被拍摄的美国人怎么理解。
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旁观者,我十分的敬佩M。作为女性的价值不再仅仅依附于婚姻来体现,是一个社会的巨大进步。M不拒绝婚姻,但宁缺勿滥,坚信独身的生活也能过得精彩而不哀怨。努力的说服父母,知道家人会不理解,还是愿意带着外国朋友回乡拍摄这样一段纪录片,试图说服更多一样为子女婚姻焦虑的父母。虽然结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但仍旧祝福你,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