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以容己之心容人”。
上周陪朋友出去做头发,路上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儿。我们所在的大学有点偏,公交车不仅个头小,数量还少,每次坐公交人们都是一蜂窝地往上冲,看起来像冲锋陷阵的战士,不过这一点着实是被现实所迫,不挤上不去啊。
一开始到了公交站牌的时候人并不多,我心里无比的开心,因为挤公交这一项技能我一点都不精通,每次都是靠后面的人往前推我,然后顺势往前挤。渐渐地,我的心情就越来越不美丽了,公交站牌前已经怼满了人,尤其是大妈们也越来越多了,我心里有点瘆得慌,因为这个年龄的女性往往是不要命地往前冲,把周围拥挤的人群当空气。
每来一辆公交车我就期待会有好多人上这辆车,可现实往往与你的期待背道而驰,是的,流逝的时间证明了大部分人和我们等的是同一辆。
半个小时后,那辆我快望眼欲穿的公交在马路的尽头出现了,人群立马开始骚动,有的人嘴里还喊着“来了,来了……”,我身边的大妈已经不知何时窜到了我的前方,这速度,绝了。小小的876施施然开了过来,减速,开门,人们冲。很幸运车门正对着我和朋友开了,虽然刚开门我们两旁就冲上去好几个人,但我们也很快上去了,没费多大劲儿,毕竟现代社会没有穿墙术,后面的人想挤也得等前面的先上去。为了方便下车,我们走到了靠门的位置,我个头小,正好能站到一个高台子上,很幸运地避免了摩擦运动,朋友和我之间隔着一个人,她正好站在后门的栏杆前,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毕竟是一所大学,人流量多,所以这辆公交在我们这一站已经几乎被填满了。到了下一站后,车外又是一堆人,下车的人也少,前门再次变成了战场。后来实在是挤不下了,司机师傅喊:“上不来了,等下一辆哇……”,可大冬天的谁愿意继续在寒风中哆嗦半个小时,人们根本不听司机的话,挤得更猛了。我正对窗站着,面前坐着一位大叔,四十岁左右吧,这一站停留地时间有点长,他明显有点不耐烦了,扯开嗓门儿大吼,“上不来了,关门哇……”,可现在的情况明显关不了门,会夹住人。没过一会儿,大叔就开始骂司机了,“说的好听,看得挤得上不来人,你开门xx了,xxx……”,而我左手边的一个女人也开始跟着附和,说司机这不好呢不好,尽管用词没有太过分,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好听。总体的意思就是说现在这个局面是由于司机开了车门导致的。车开始行驶后,他们骂骂咧咧的声音也停止了。
说实话,我很讨厌他们的行为,对于挤公交这种事是没人能控制的,谁想挤?肯定没人想挤,我想幸亏他有座位,如果没座位会骂得更凶吧。试想一下,如果他是等车人群中的一员,司机按照他此刻的想法不开门,他会是什么状态?我想他会在车外拍着车门怨司机为什么不开门。再试想如果他是司机,一群人在车门往上挤他会关门?夹住人是他负责,他会愿意负责?明显不可能。
不管他是司机还是等车的人,他都做不到他说的那种行为,那为什么别人做不到他就要骂呢?为什么他就不能换位思考理解一下别人呢?这应该就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虽然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但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需要多个个体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宽容。一个简单的机器都得各个零部件一起合作,更何况我们所处的是这个庞大的社会。
以克人之心克己,把对别人的高要求用在自己身上,不断提高本我价值,减少对他人的吹毛求疵;以容己之心容人,把对自己的宽容同时施于别人,不仅会助己助人,而且会乐己乐人。
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一种处事方法,更是一种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