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一个病友一年之内进了三次医院,来来回回通过社保报销完了,还花了小5万。
他说一个小病不注意就会引发大病,平常得注意啊。
医生是专业的,得听医生的话。医生让住院治疗就治疗,让吃药输液就得照做。我们没得选择,如果你选择也可以,先签协议,有啥问题别找医生。
医生是靠专业吃饭的,每天也要上班,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情绪,会面临各种病人,遇到各种情况,必须有相应的应变能力。
而且还得掌握心理学,把握病人的心理。有些病当下要不要告诉病人,都需要考虑好,需要和家属协商。
现在在医院干啥都需要病人或者家属签字,手术之前也要签字。
任何事都需要合同协议,我想这就是为了避免医患纠纷,同意手术也就意味有一定风险和不可控因素,如果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就需要立即处理。
生病住院了会面临哪些情况呢?自己受痛,自己得需要营养,还得家里人照顾,家里人也需要吃饭,也需要有睡觉地方,康护费用等等。
这是钱的问题,钱从哪里来呢?社保(新农合、职工医保、省市医保等)、自费、保险、借钱、众筹等。
这些途径需要面临的状况有哪些呢?社保有起付线(一般市里2000左右),还有报销比例限制,自费的部分,剩下的部分需要自己承担。进口药特效药,特殊的器材都不报销。
保险:有针对性的项目,有重疾、意外、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等,所以买的不对也不行。如果只买了重疾,生病住院了,没有住院医疗,达不到合同约定重疾标准,那也不能报销。所以保险能很好的补充社保。
借钱:能借到吗?借了还得还吧!别人也得考虑你还的了吗?所以真正能借到的多吗?这也是问题!
众筹:轻松筹、水滴筹等,都需要是大病才能众筹。如果真到那个时候,首先是时间问题,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
而且真正能筹到的有多少呢?有的筹到一部分,有的是很少一部分。这都是别人的爱心善心,别人愿意给你是情分,不给你是本分。
这何谈尊严?谁又愿意走到那一步呢?
别人都是应该的?别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在医院里看明白了人情冷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医院不是慈善机构。
疾病不分年龄。各个年龄段都有。在医院是见识到了。
在医院还面临心理压力,积极的心态也有助早日康复。
所以生病了得早治疗及时治疗。而且每年得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半年一次。小病好治,大病难治。别让自己无路可退。
祝病友们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