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到底适不适合七年级的学生阅读?七年级的学生喜欢不喜欢《朝花夕拾》?
我是站到反对派一边的。我觉得这本书里面很多地方语言晦涩难懂,特别是“落水狗”呀,“正人君子之流”呀,“被挤到什么集团之外”呀等等言外之意,如果不补充大量的背景资料,学生不知所云。如果补充大量资料,又违背了七年级的学生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再说,多年前鲁迅先生和诸位文学家们的口水仗和七年级学生说了也无益,说了孰是孰非也很难界定。
文集中,鲁迅先生是很反感中医的,他对于几位中医诊断和用药详尽描述,表达了对中医故弄玄虚耽误病情,收费高,无效果的愤慨指责。可是,现在作为国粹的中医,和西医做比较,大家公认的西医见效快,治标不治本,中医虽然缓慢,但是西医取代不了的神奇。两者各有千秋,应该相辅相成。学生读了《父亲的病》这篇文章,是赞同先生的意见,认为中医该摈弃呢,还是中立地认为先生也有历史局限性呢?毕竟不管什么时代,都有医生治不了的病。但是,不到最后关头,谁都不好轻易地让病人放弃。
当然,我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文章反感。相反,我特别尊崇先生,很多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先生的话,想起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想起他冷峻的目光下,一颗火热的心,想起他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念,想起他关于黑屋子的思考,想起他那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些人物形象,这些至理名言,都深深铭记于心,不能忘怀。我只不过是觉得他的文章,不适合七年级的学生。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读不懂,没意思,读不进去。我总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深刻,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理解不了的。最好,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才让学生多读他的文章,以免以后还要纠正偏差。记得我原来学过鲁迅先生的骂梁实秋的文章,我一直认为梁实秋实在是走狗,对其鄙薄不已。后来才知道是政见不同。
今天,一上午都在阅读《朝花夕拾》,有写文章,连我这个中年人都要去找资料,才不至于云里雾里,何况是七年级的孩子呢?说到童年的回忆,有些文章,当然没问题,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风筝》,但未必,由此就一定要读完他的十篇文章。
我们选择名著,应该有我们的原则,比如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根据他们已有的文化水平,能让他们积累怎样的知识,提高怎样的文化素养?能够让他们走进文本,接受信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精神层面得到提升,都未必一定要选择晦涩难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定要读,但不一定要放在七年级。放在高中,让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再去朗读,吸收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