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港股科技股再次集体下挫,截止至记者发稿时为止,腾讯控股盘中最高跌幅超5%,股价一度跌至381港元,市值跌破4万亿港币,创近年来新低。此外,包括B站、网易、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企业股价也同步大跌。
据海通国际分析,互联网行业未来能否实现困境反转还需进一步观察政策的落实,不过目前互联网行业监管层面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积极信号。除了政策,互联网企业内生的增长动力也是决定其长期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互联网企业也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政策鼓励的业务领域可能是重要的方向。
值得留意的是,腾讯股价不断下跌之中,也受到了投资界的关注。知名投资人段永平日前就公开透露,继去年8月“抄底”腾讯之后,再度豪掷500多万美元进行“抄底”。此外,资料显示,多个海外基金也在进一步加仓腾讯。
数据显示近十年腾讯公开对外投资1175起,披露总投资金额12759.3亿元,参投项目共925个。2021年腾讯对外投资257起,同比增长59.6%,披露投资金额2007.87亿元,同比增长8.1%。
说实在,看到最近以腾讯为代表的整个市场科技股的大规模下跌,很多人都会感觉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看整个科技股如此大规模的暴跌现象,这其中的根源又在什么地方?
首先,对于当前的整个市场来说,科技股的大规模下跌实际上也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最核心的原因是当前整个资本市场的避险情绪可谓是异常浓郁,众所周知,科技股是一种成长型股票,在一般的情况之下,科技股想要实现比较好的发展,实际上都需要市场对未来充满信心,只有这样科技股才能够凭借自己的成长给市场贡献自身发展的利润,所以这是科技股上涨的逻辑,然而整个市场都在想着如何规避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市场一定会全部把资金涌向那些具有避险概念的股票之上,科技股无疑并不具备避险概念,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科技股都成为了被市场资金抛售的对象,而且伴随着市场越动荡,科技股的表现也就越差。
其次,从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来看,如果整个市场都没能实现趋势的改变的话,很有可能会带动科技股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加速对于当前的整个资本市场,无论是美股市场,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其实都是一个悲观情绪快速蔓延的过程,在这种悲观情绪蔓延的状态之中,科技股实际上就在悲观情绪的反复叠加之中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其实我们看整个市场的基本面,科技股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然而当前市场的波动更像是一种情绪宣泄的过程,而科技股往往是容易被市场高估的股票,在市场进行情绪宣泄的过程之中,必然会导致科技股的进一步波动。
第三,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科技股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我们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巴菲特、查理芒格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知名投资大鳄都在大规模的抄底科技股,很多有名的投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也在加仓科技股,这实际上代表的是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长期来看科技股还是值得市场期待的,毕竟第4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曙光并没有消散,整个市场的科技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只有恐慌情绪被战胜了,科技股才有可能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