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本文,是我一位恩师写的文章。他曾经深受强迫性神经症的困扰,后来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和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出了强迫症的泥潭,我相信他的故事,足以让同样有困扰或则心灵困扰的人,给以鼓舞和力量。
老师微信公众号:亿心康心理
《一个心灵的复苏》
题记:人的命运蕴藏于他的灵魂之中——希罗多德
我从大学三年级(1980年)开始,就受到神经症的困扰,首先表现为对失眠的担心,其后表现为对患病的焦虑,再后来表现为对注意力分散的担忧和对自己在公共场合下失态(如脸红等)的恐惧。焦虑、抑郁、强迫交织在一起,如影随形,无法排遣。症状较重时,心境之悲凉可用“灰色”二字表达,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我眼里都是灰色的;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朝气,没有目标,没有意义;食不甘味,睡不安忱,恶心脑胀,心悸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痛苦之至无法用语言表达。有时候可以说活着是很勉强的,是在无可奈何之中打发着宝贵的青春时光。可想而知,这种身心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生活质量,影响了人际关系,影响了潜能的发挥。
为了走出心灵的沼泽,我不断地探索,寻找通往健康和幸福的道路。阅读我所能找到的有关心理、精神医学、人生、社会、哲学、保健、气功等方面的书籍,进行自我剖析,探索人生的意义。通过十多年的思考与探索,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征服了神经症!而且,这是我十多年来痛苦的探索中的一个小小的副产品。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振荡之后,此时此刻,可以用“柳暗花明”四个字来表达我的心境。虽然,很多事情还值得我终生去探索,去理解,圣人孔夫子四十才不惑,但我自信,关于人生、自我和社会等问题我比过去认识得深刻多了。可以说,我的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深信,这是我将拥有一个多彩多姿人生的基础,健康幸福生活的源泉。
人有身、心两个方面,以身为基础,以心为主导,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形成高度有序的动态平衡系统。神经症破坏了这个动态平衡系统,其原因即来自心、身两个方面。
产生神经症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或者说内心有某种冲突,比如主观认识同客观环境、理想我同现实我之间的心理冲突。我想,这种心理冲突是产生神经症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当然个人的身体素质差,学习、工作负担重,体育锻炼不够,营养不足等都是引起神经症的客观原因。由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交互累积作用,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进而使得整个身心系统进入了一种有序性相对较低的状态。
为了治愈神经症,我想,首要的目标和前提条件是解决内心心理冲突,使内心世界趋于和谐,淡化心对身的不良影响,以至激发起心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对身产生良性影响。其次可以通过合理的作息制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张弛有度,脑体活动兼顾,从而使紊乱的身心系统得到重新调整。唯有这样从心身两个方面夹击,方可使得整个身心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之中,进而恢复到高度有序的健康状态。
解决内心的心理冲突,首先应正确地认识疾病,这是解决因患病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即继发病因问题。
医学心理学认为,外界刺激能否影响健康并导致疾病,不完全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评价。扰乱人精神的因素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评价。外界刺激以心理评价为中介引起心身的整体反应。
我患强迫性神经症的历史很能说明认知与评价的巨大作用。1980年曾有一两次偶然失眠,白天感到疲倦,希望将睡眠补起来。然而有意识地补反而睡不着,这就引起焦虑,而焦虑导致进一步的失眠。在后来的两三个月,每到吃了晚饭就担心晚上的失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连续的失眠,我担心是否患病,后来就反复到医院看病。这种精神状态显然影响学习,学习时提不起精神,注意力极易分散。我又担心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患了精神分裂症什么的。总之,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恶性循环和症状的泛化。
通过阅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著作,使我懂得,第一,神经症是非永久性的,没有器质性损伤的,由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心身失调所致。按照巴甫洛夫的学说,神经症是因暂时性神经联系而形成的条件反射,使得整个身心系统就如同编的计算机程序一样,形成了同环境刺激之间较为稳定的(当然不是永久性的)应对模式。各种神经症同重性精神病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具有充分的自知力,患者为自己的疾病苦恼,多方求医,而后者缺乏这种自知力,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这使得我获得了对自己的疾病可以治愈的信心,也解除了可能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的顾虑。
第二,治愈有一个过程,症状只能逐渐缓解。这使我认识到不可急于求成,也能够忍耐暂时的失败。
第三,不应过分排斥症状,要任其自然,尽可能怀着一颗局外人的心去观察、体验、评价病中的生活,暂时接纳症状。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曾一度在公众场合下脸红。每次失态后,在内心自责,觉得荒唐。失态的情境反复在大脑中重现,其目的是寻找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设想假如再在类似的场合下出现,我将如何如何。殊不知这种设想强化了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提高了在该场合下失态的唤醒水平,因而是十分有害的。
解决内心心理冲突,其次要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是解决原发病因问题。
医学心理学重视和强调自我意识对机体心身的主动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结构,是心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自我意识充分发展是“自然人”成长为成熟的“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充分发展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不仅能根据客观评价和自我实践,形成对自己的意识,而且能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和调整自身的心理生活和行为。可见,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关键,是控制和调整自身的心理生活和行为的前提。
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品质(如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自己同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协调理想我同现实我、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也是人格塑造和完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一句话,认识自我是使自己的内心世界趋于和谐的过程,这是一个十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我在中小学时期是在赞扬声中度过的,上大学后就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而且同城市学生相比,经济条件落差大,因而有自卑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崇尚“60分万岁”。这种没有追求和精神寄托的生活无法摆脱自卑压抑情绪。大学毕业后,同班一些同学分配到大学、中专和科研单位,有一些同学相继考取研究生,而我被分配到大别山区一所普通中学教书,这就更增加了自卑压抑情绪。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我立志考研究生,而且要考名牌大学,期望超过同学。这段时间自高自大,自认为了不起,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现在想来,这种盲目自大实际上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后来阴错阳差,考研未能如愿。继而想在工作中干出突出成绩,以慰这颗失落的心。然而工作上不尽如人愿,反而弄得人际关系紧张,这使得我一下子陷入了情绪的低谷。于是,因自己几年来为之努力的梦想破灭了,犹如整个人掉入万丈深谷之中,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帮助我,因而强迫性神经症乘虚而入,使之达到最严重的程度,以致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干扰。在经历了一段最痛苦的精神折磨后,我开始就自我、人生和社会等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通过反思和探索,我认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对很多问题加深了理解,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体会到,当一个人经历了人世间莫大的苦痛之后,他更能懂得生命的意义。
首先我认识到,过去我的自我期望过高,理想我同现实我之间的落差太大,老同别人相比,期望超过别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其实,人不应该同别人相比,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主、客观因素是不同的。人只能同自己相比,自己的能力特长如何,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人可以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同时也适合社会需求的奋斗目标,但不应被目标束缚住自己。人不应该过分注重结果,而应对过程培养兴趣。结果的轰轰烈烈总是短暂的,过程是平平淡淡才是长久的。耐不住过程的平平淡淡,就享受不到结果的轰轰烈烈。平淡乃人生之真谛。人在有些方面应该淡泊一些,比如金钱、地位、名誉、权势等;在有些方面应该执着一点,比如健康、学识、才干、人格等。淡泊是为了更好地执着,执着反过来可以涵着淡泊。人既要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又要有所追求,积极进取;既要有所不为,又要有所为。唯有如此,方能精神充实减少烦恼。认识了这些人生道理之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其次,我认识到,我在人格模式上有欠缺。由于小时候家长过于严厉,使自己形成胆小内倾性格,并带有强迫型人格和思维应对模式,比如追求完美、忧柔寡断、谨小慎为、过分自我克制、自我关注等。因此,过去经常感到自己轻松不起来,别人谈笑自如,我顾影自怜;别人“及时行乐”,我多愁善感。医学心理学认为这种人格应对模式是形成神经症的人格基础。为了改变自己的人格弱点,我有意识地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积累多方面的知识,比如钓鱼、书法、搞报章剪摘、听音乐、玩乐器、打太极拳等。在报章剪摘方面有一本幽默专集,专门剪摘幽默故事。不时翻翻,其乐融融。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变得乐观开朗、豁达轻松。
第三,我认识到,过去我过于自我关注、自我中心,因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缺陷。我认识到,人应该跳出小我的圈子,达到同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的境地。一个人离开了具体的家庭、工作单位和社会就显得很渺小。离群索居、自我封闭、自我欣赏是精神不健康的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的重要标志。现在我本着“待人友善,敞开心扉,给予帮助”的原则与人交往,使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大为改善,同他人相处和睦融洽。这对稳定自己的情绪,缓解神经症极有帮助。
第四,我认识到,过去将学习看成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因而常感到不得已而学,学习成了一种精神负担。其实,学习是人生的很重要的内容。古人云:夫学,身之砥砺也。学习之于精神有如饮食之于身体。人不学习必将精神空虚,思想贫乏,思维迟钝。现在我视学习为人生的一大乐事,视学习为人生的必修课程,视学习为成长进步的阶梯。通过学习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解决了内心心理冲突,确立了既随遇而安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为健康幸福的生活提供了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对神经症患者来说,解决了内心心理冲突并没有立即到达健康的目的地。因为精神紧张的累积作用而导致紊乱的身心系统并不因为内心心理冲突的解决而迅速地得到恢复。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讲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逐渐得到恢复。
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想,体现在作息制度、饮食和无不良嗜好三个方面。
科学的作息制度的总原则是张弛有度,脑体活动兼顾。具体地讲有三点:定时作息、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养成定时作息的生物节律,可以提高工作、学习、休息的效率。劳逸结合也很重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休息并不一定就是睡觉或坐着不动,对于脑力劳动者要提倡积极地休息。培养做手工活的兴趣更好,比如搞缝纫、纺织、木工、电器维修等。《英语世界》1992年第四期中有一篇文章《快乐掌握在你手中》,谈到手工活可以缓解脑力劳动带来的紧张情绪,使生活变得轻松快乐。锻炼要养成习惯,就如同洗脸、刷牙一样。我不主张剧烈的竞技运动,比较倾向于柔和的锻炼方法,比如太极拳、气功、瑜伽、放松训练等。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要防止一种倾向,将解除病痛单方面地寄希望于某种锻炼方法,或对其所寄希望太强烈。否则可造成新的精神压力,对康复不利。
饮食方面我注意三点:营养、适量、卫生。营养方面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尽量杂食、不偏食。这样有利于营养合理达配。饮食适量也很重要。我每餐都只吃八成饱,做到留有余地。参加宴会时,饮食适可而止。暴饮暴食是有损健康的。
不良嗜好如烟、酒、辣、咸等都有损身体健康。吸烟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有一篇很短的获奖征文这样写道:一支燃着的香烟指着自己说道:“我是最好的直观教具,说明吸烟可以缩短生命。”饮少量酒可以增进血液循环,但过量饮酒有损健康。嗜酒如命的人可以说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在慢性自杀。一个人若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很难说他对家庭、对社会是负责的,也很难说其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嗜辣对胃没有好处,嗜咸可导致血压上升。
人生为了什么?如果就这个问题作民意调查,答案肯定众说纷纭。依我看,人生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幸福。因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决定了人们追求幸福的途径千差万别,因而这个世界才显得万彩缤纷。我想,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有健康,健康是幸福的前提。那么,何以能健康呢?我想,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和谐的主观内心世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把握自我,其终极境界是超越自我。至此,主我对客我的调节,对环境的调节都是本着一个原则,那便是因势利导,顺乎自然。这时,整个人,从其肉体到精神,便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